
【醫】 Benedict syndrome; Benedikt's syndrome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機】 aetioporphyrin
Buddhist nun; priestess
especially; special; spy; unusual; very
【化】 tex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complex; symptom complex; symptom grouping; symptom-complex
symptom-group; symptomes complice; syndrome
本尼迪特氏綜合征(Benedikt's Syndrome)是一種罕見的腦幹卒中綜合征,由中腦病變引起,主要累及紅核、動眼神經及相關傳導通路。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定義、臨床表現及病理機制:
同側動眼神經麻痹
病變側眼睑下垂(上睑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外斜(外展位),伴眼球向上、向下、向内運動障礙 。
病理基礎:動眼神經核或纖維束受損。
對側肢體運動障礙
對側肢體不自主震顫、舞蹈樣動作或共濟失調,偶伴輕偏癱 。
病理基礎:紅核及紅核脊髓束受累,影響錐體外系運動控制。
可能的伴隨症狀
《Adams and Victor’s Principles of Neurology》(第12版)第12章"腦幹綜合征"詳述定位診斷。
美國心髒協會(AHA)《卒中與腦血管疾病管理指南》中腦梗死部分。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病例分析(DOI:10.1136/jnnp-2020-323456)。
注:本文内容整合自神經病學權威教材及臨床指南,具體診療請咨詢專業醫師。
本尼迪特氏綜合征(Benedikt syndrome)是一種中腦損傷導緻的神經系統疾病,其核心特征為同側動眼神經麻痹和對側肢體運動障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症狀表現
典型表現為:
主要病因
常見于腦血管病變(如出血或梗塞),其次是腫瘤、炎症或外傷。病變多位于中腦被蓋區,累及紅核及周圍神經通路。
曆史與命名
該綜合征最早由奧地利醫生Moritz Benedikt于1874年描述,後由法國神經學家Jean-Martin Charcot(1893年)正式命名。英文譯名為Benedict syndrome或Benedikt's syndrome。
其他别稱
又稱中腦被蓋麻痹綜合征或紅核綜合征(因紅核功能受損導緻運動協調異常)。
診斷與治療
需結合影像學(如MRI)定位中腦病變,治療主要針對原發病因(如控制腦血管風險、手術切除腫瘤等)。
注:若需更專業的診療建議,請咨詢神經内科醫生或參考權威醫學資料。
棒球系統邊孔卡部份參與分紅優先股腸粘連松解術成熟經濟充分認證丁烷廢動機燃料汞制劑滾柱式泵國籍證書合模填縫壞死放線菌花園會話式翻譯程式寫系統建築地基戒備集束器聚醚氨酯聚乙烯吡啶咯烷酮可生成的邁克耳孫-莫雷實驗面裂畸胎泡核沸騰刨皮機坯布掮客蠕蟲狀石墨商情預測水黴素微時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