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試劑英文解釋翻譯、本尼迪克特試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Benedict's reagent
分詞翻譯:
本的英語翻譯: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機】 aetioporphyrin
尼的英語翻譯:
Buddhist nun; priestess
克特的英語翻譯:
【建】 propargite
試劑的英語翻譯:
reagent
【化】 reagent
【醫】 agentia; reagent
專業解析
本尼迪克特試劑(Benedict's Reagent)是一種常用于檢測還原糖的生化試劑,在臨床診斷、食品分析和教學實驗中具有重要應用。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 漢語名稱:本尼迪克特試劑(音譯自“Benedict's Reagent”)
- 英語全稱:Benedict's Reagent
- 核心成分:
- 無水碳酸鈉($ce{Na2CO3}$)提供堿性環境
- 檸檬酸鈉($ce{Na3C6H5O7}$)作為絡合劑
- 硫酸銅($ce{CuSO4·5H2O}$)作為氧化劑
- 反應原理基于還原糖将二價銅離子($ce{Cu^{2+}}$)還原為一價銅($ce{Cu+}$),生成紅色$ce{Cu2O}$沉澱。
二、檢測機制與結果判讀
-
陽性反應:
還原糖(如葡萄糖、果糖)在堿性條件下将$ce{Cu^{2+}}$還原為$ce{Cu2O}$,溶液由藍色漸變為綠色、黃色或磚紅色沉澱(顔色變化取決于還原糖濃度)。
$$ce{2Cu^{2+} + RCHO + 5OH^- -> Cu2O↓ + RCOOH + 3H2O}$$
-
陰性反應:
非還原糖(如蔗糖)或無糖樣品保持藍色不變。
三、應用場景
- 臨床醫學:傳統用于尿液葡萄糖定性檢測(糖尿病篩查),靈敏度約0.5 g/L 。
- 食品科學:檢測蜂蜜、果汁等食品中的還原糖含量 。
- 教學實驗:中學生物/化學課程中演示糖類性質的标準實驗。
四、與傳統試劑的對比
特性 |
本尼迪克特試劑 |
費林試劑 |
穩定性 |
高(可長期儲存) |
低(需現配現用) |
操作複雜度 |
簡單(單一溶液) |
複雜(雙溶液混合) |
靈敏度 |
中等 |
較高 |
五、權威參考文獻
- 《臨床實驗室操作指南》(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
明确将本尼迪克特試驗列為尿糖篩查的經典方法 。
- Benedict, S. R. (1909)
原始研究論文詳細闡述試劑配方及反應機制(J. Biol. Chem. 5:485-487)。
- 《生物化學實驗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提供标準化的學生實驗操作流程及結果分析标準 。
注:本尼迪克特試劑由美國化學家Stanley Rossiter Benedict于1909年發明,其命名遵循“發明者姓氏+試劑”的化學命名慣例。
網絡擴展解釋
本尼迪克特試劑(Benedict's Reagent),又稱班氏試劑,是一種用于檢測還原性糖的化學試劑。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性質與組成
- 别名:班氏試劑、本尼迪克試劑、班乃德試劑。
- 外觀:淺藍色溶液,因含銅離子(Cu²⁺)絡合物。
- 成分:由硫酸銅、檸檬酸鈉、碳酸鈉等配制而成,檸檬酸鈉作為絡合劑可穩定Cu²⁺,避免生成沉澱。
2.作用原理
- 在沸水浴條件下,還原性糖(如葡萄糖、果糖)的醛基或酮基将試劑中的Cu²⁺還原為Cu⁺,生成紅黃色至磚紅色的氧化亞銅(Cu₂O)沉澱。
- 反應方程式(簡化):
$$
text{還原性糖} + text{Cu}^{2+} xrightarrow{text{堿性條件}} text{Cu}_2text{O} downarrow + text{氧化産物}
$$
3.應用場景
- 尿糖檢測:常用于臨床或實驗中初步判斷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 還原性糖鑒定:可檢測單糖(如葡萄糖)和部分雙糖(如麥芽糖),但不適用于非還原性糖(如蔗糖)。
4.與斐林試劑的區别
- 穩定性:班氏試劑配制後可長期保存,而斐林試劑需現配現用。
- 反應條件:斐林試劑需在沸水浴中與還原糖直接反應,班氏試劑因含穩定絡合物,可直接加熱。
5.注意事項
- 非特異性:僅能定性檢測還原性糖,無法定量或區分具體糖類。
- 適用範圍:不能檢測多糖(如澱粉)和非還原性雙糖(如蔗糖)。
如需進一步了解配方或實驗操作,(配制方法)或(權威百科)。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百分率槟榔副鹼不足為訓采用新技術傳輸距離次球蛋白大鼓聲碘化镧電煉生鐵蒂-特二氏培養基耳下淋巴結法德的高電壓紙電泳法工程預标公共安全公平交易法基恩水泥煉聊天鋁合金錠目标用戶系統判定量情報局氣象輔助服務生鐵切斷機數值估算四光導電式彩色攝影機隨機方法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