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北烏頭英文解釋翻譯、北烏頭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conitum kusnezoffii Maxim.

分詞翻譯:

北的英語翻譯:

north; northward

烏頭的英語翻譯:

aconite
【化】 aconite
【醫】 aconite;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monkshood; wolfsbane

專業解析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是毛茛科烏頭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俄羅斯遠東及朝鮮半島等地。以下是其漢英詞典角度的詳細釋義及特性說明:

一、核心釋義

  1. 中文名稱:北烏頭(拼音:běi wū tóu

    英文名稱:Kusnezoff Monkshood(直譯:庫茲涅佐夫烏頭)或 Northern Monkshood(北方烏頭)。

    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命名源于俄國植物學家Alexander von Kusnezoff)。

  2. 植物特征:

    • 莖直立,高約70–150厘米;
    • 葉片掌狀深裂,邊緣具銳齒;
    • 花序頂生,花冠深藍紫色,盔瓣盔形;
    • 塊根圓錐形,外皮黑褐色(《中國植物志》。

二、特性說明

  1. 毒性:

    全株含劇毒生物堿(如烏頭堿、次烏頭堿),誤食可緻心律失常、呼吸麻痹,甚至死亡。《中國藥典》将其列為管制毒性中藥材,需專業炮制減毒後方可入藥。

  2. 藥用價值:

    炮制後(稱“制川烏”)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之效,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等症(《中華本草》。

  3. 生态分布:

    生長于海拔300–2500米的山地林緣、草甸或灌叢中,耐寒性強,花期7–9月(《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三、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植物志》(線上版):

    中國科學院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Aconitum kusnezoffii 條目. 訪問鍊接

    (注:提供植物形态、分類及分布詳情)

  2. 《Flora of China》(英文版):

    "Aconitum kusnezoffii" in Flora of China Vol. 6. 訪問鍊接

    (國際公認植物分類參考)

  3. 《中國藥典》2020年版:

    國家藥典委員會. 烏頭及炮制品質量控制标準.

    (規範毒性成分檢測及炮制工藝)


四、安全警示

注意:北烏頭為劇毒植物,非專業人士嚴禁采挖或自行使用。中毒案例常見于誤食或未經炮制的生品(世界衛生組織中毒信息庫。

網絡擴展解釋

北烏頭(學名:Aconitum kusnezoffii)是毛茛科烏頭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分布于中國北方及東亞地區。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一、基本特征與形态

  1. 學名與别名
    北烏頭又稱草烏、藍靰鞡花、五毒根等。
  2. 形态特征
    • 根莖:塊根呈圓錐形或胡蘿蔔形,長2.5-5厘米,表面黑褐色,毒性極強。
    • 莖葉:莖高80-150厘米,無毛;葉片五角形,紙質或近革質,3全裂,裂片呈菱形或披針形。
    • 花果:紫藍色盔形萼片,總狀花序;種子扁橢圓球形,具狹翅,花期7-9月。

二、分布與習性

三、藥用價值與毒性

  1. 藥用功效
    • 鎮痛解痙:含生物堿,可緩解頭痛、牙痛及胃腸痙攣。
    • 祛風鎮靜:用于風寒疼痛、風濕病及失眠焦慮。
  2. 毒性警示
    塊根含劇毒成分(如烏頭堿),需經炮制減毒後使用,且須嚴格遵醫囑,避免中毒。

四、注意事項

北烏頭為《中國藥典》收錄的毒性中藥材,不可自行采挖或使用。藥用時需通過專業炮制(如蒸煮、浸泡等)降低毒性,臨床常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神經痛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生境或化學成分,可參考植物志或權威中醫藥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貝恩氏實驗胞質剩體筆架償債資産沖突預測垂直磁記錄出納人員呆頭電話間堆符號多步調制輔脫氫酶黑花崗石烘箱基底受精可動系統設備邁爾氏窺器萘嵌苯酮鉛屏氣清掃全抗磁性人事管理生産線分析收熱的雙縮脲試紙水浸膏輸精管炎順磁共振光譜學斯特季氏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