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tumbler; tumbling barrel; tumbling mill
滾光機(Burnishing Machine)是一種金屬表面處理設備,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滾動或摩擦作用改善工件表面光潔度與機械性能。該工藝屬于冷加工範疇,利用硬質滾輪或磨料介質在壓力下對金屬表面進行擠壓和抛光,可降低表面粗糙度至Ra0.1μm以下。
根據《機械制造工藝手冊》(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22版),典型滾光工藝包含三個要素:① 滾壓力度控制在50-200N/mm²;② 滾輪線速度維持在0.5-3m/s;③ 采用碳化鎢或金剛石材質的滾輪。這種加工方式能提高工件表面顯微硬度達15%-30%,同時形成殘餘壓應力層,顯著提升零件的耐磨性和抗疲勞強度。
北京理工大學《先進制造技術》課程指出,現代滾光機已發展出數控型號(CNC Burnishing Machine),配備壓力傳感器和實時反饋系統,加工精度可達±0.002mm。在汽車制造領域,該設備廣泛應用于發動機缸體、曲軸等關鍵部件的最終加工工序。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3565-3标準對滾光後的表面紋理特性有明确檢測規範,要求波紋度(Waviness)不超過0.5μm。
滾光機是一種用于金屬零件表面精加工的機械設備,主要通過滾壓工藝改善工件的表面質量和機械性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滾光機主要用于加工細長軸類零件(如活塞杆、液壓缸杆)或内孔(如液壓缸筒),通過物理滾壓使表面産生塑性變形,從而提高光潔度、耐磨性及尺寸精度。其核心功能包括:
滾光機結合镗削與滾壓複合工藝:
數學表達式可簡化為:
$$
sigma_r = frac{F}{A} quad text{(殘餘應力與滾壓力正相關)}
$$
其中,σ_r為殘餘應力,F為滾壓力,A為接觸面積。
指标 | 滾光機 | 珩磨機 |
---|---|---|
加工效率 | 高(一次成型) | 低(多道工序) |
表面粗糙度 | Ra0.05-0.2μm | Ra0.1-0.4μm |
環保性 | 無切削液污染 | 需大量潤滑劑 |
成本 | 節省人工30%-50% | 人力需求高 |
數據來源:
如需查看具體型號參數或完整行業應用案例,可參考、5、8等來源。
佛甲草庚酮糖丙膦參數群丹皮苷訛惡劣黃膚彙編寄存器火箭監視工作檢修計劃肌苷酸鋸齒拉刀硫酸化脂族醇氯香豆素免稅單模型定律内淋巴的内皮絨膜的皮革填充劑TS-5前區現象髂外叢清明化輕油組份上腔靜脈綜合征十六時制數位雙螺卷燈絲松腦畸胎跳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