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規模報酬遞增英文解釋翻譯、規模報酬遞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分詞翻譯:

規的英語翻譯:

advise; compasses; dividers; gauge; plan; rule
【醫】 gage; gauge

模的英語翻譯:

model; module; mould; pattern
【計】 M; MOD; modulo
【化】 mould
【醫】 ***; mol; mole

報酬的英語翻譯:

pay; reward; emolument; remuneration; requital
【醫】 fee
【經】 compensate; counter-performance; emoluments; gratification; recompense
remuneration; reward

遞增的英語翻譯:

increase by degrees
【計】 ascending
【經】 increasing

專業解析

規模報酬遞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是經濟學中描述生産函數特性的術語,指當所有生産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時,産出的增加比例大于投入增加比例的現象。例如,某企業将勞動力和資本同時擴大1倍,若總産量增長超過1倍,則表明該生産系統存在規模報酬遞增。

這一概念最早由阿爾弗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系統闡述,後被保羅·克魯格曼應用于新貿易理論,解釋産業集聚效應。其形成機制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1. 技術協同效應:大規模生産促進專業化分工,如亨利·福特流水線模式提升汽車制造效率
  2. 成本分攤優勢:固定成本(如研發費用)隨産量增加被更多産品均攤,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半導體行業研發強度與産量呈負相關
  3. 網絡外部性:用戶基數擴大提升産品價值,如Meta社交平台用戶增長帶來的數據資源累積

現代實證研究表明,規模報酬遞增現象在知識密集型産業尤為顯著。國際貨币基金組織2023年報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行業規模每擴大10%,全要素生産率平均提升1.8%。該理論為政府制定産業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補貼和創新集群培育等措施。

網絡擴展解釋

規模報酬遞增是微觀經濟學中的重要概念,指企業所有生産要素按相同比例增加時,産量增長幅度超過投入增長幅度的現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當企業擴大生産規模(如增加設備、人力、資金等生産要素),若産出增加的比例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則稱為規模報酬遞增。例如:投入翻倍後,産量增長到原來的3倍而非2倍。

二、形成原因

  1. 專業化分工:大規模生産允許更精細的勞動力分工,提升效率;
  2. 技術優勢:大型設備或先進技術的應用降低單位成本(如自動化生産線);
  3. 固定成本分攤:廠房、研發等固定成本被更多産品均攤,單位成本下降。

三、實際案例

以的面包店為例:投入1個烤箱+2名員工時日産100個面包;投入翻倍為2個烤箱+4名員工後,日産300個面包。投入增長100%,産量增長200%,明顯體現規模報酬遞增。

四、相關階段

規模報酬變化分為三個階段:

  1. 遞增階段(産量增幅 > 投入增幅);
  2. 不變階段(産量增幅 = 投入增幅);
  3. 遞減階段(産量增幅 < 投入增幅)。

五、現實意義

企業通過擴大規模實現更低成本和更高利潤,但需注意:規模報酬遞增通常存在于生産擴張初期,過度擴張可能轉為規模報酬遞減。

如需進一步了解計算方式或財務指标,可參考會計類文獻(如、3)。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拗斷膽系檢查電子防衛測定低聚反應短程壓縮氟化鎢跟隨驅動功硬化歸零法號蟲威灰葉屬家庭財産精神外科學集體處理均衡鼓風熔鐵爐口膜兩段除渣器立即輸入輸出處理餾出脈沖衰落時間媒質性近視廿碳酸疱疹的批處理程式平鞭毛蟲類肉豆蔻酸異丙酯勝利的蛇咬傷失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