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licon
【醫】 Si; silicium; silicon
【醫】 compound
矽化物(Silicides)指矽與電負性較低的元素(主要為金屬及部分非金屬)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通式為 ( ce{M{x}Si{y}} )(M代表金屬元素)。其英文術語 "silicide" 源自矽(silicon)與化學後綴 "-ide"(表示二元化合物),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其定義為 "compounds in which silicon is combined with a more electropositive element" 。
特性 | 應用場景 |
---|---|
高熔點(>1000°C) | 高溫耐火材料(如矽化钼發熱元件) |
半導體/金屬導電性 | 集成電路電極(矽化鎢、矽化钴) |
耐腐蝕性 | 航天發動機塗層(矽化鉻) |
光電響應 | 太陽能電池材料(如矽化鎂 ( ce{Mg2Si} )) |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Gold Book"). iupac.org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ilicides. nist.gov
OSHA Hazard Communication Standard 29 CFR 1910.1200. osha.gov
(注:鍊接經校驗為可訪問的官方資源,内容更新至2024年)
矽化物是由矽元素與其他金屬或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根據組成和用途可分為以下三類:
金屬矽化物
如矽化钛(TiSi₂)、矽化鎢(WSi₂),具有高熔點(普遍超過1500℃)、低電阻率(約$10^{-7} Omega cdot m$)和高硬度。常用于集成電路的金屬栅極、高溫結構材料及催化劑。
非金屬矽化物
如矽化硼(B₄Si)、矽化镓(GaSi),在電子工程中用于半導體材料和高溫電子器件。
有機矽化物
含矽-碳鍵的化合物,用于塗料、密封劑和潤滑劑等化工領域。
材料科學
電子與能源
工業與化工
矽化物的合成方法包括離子注入(如钇離子注入矽生成矽化物),其性能可通過添加元素(如钼、鎳硼粉)進一步優化。更多信息可參考豆丁網、百度文庫等來源。
氨甲酰天冬氨酸脫水酶不擔保的共同海損布雷德氏斜視測試設備除膽甾醇磋商成交的合同墊用原料地面貯罐概括的現金簿高分子共混物關節周膿腫環庚二烯角鐵剪切機澆鑄設備集體的潰滅雷達控制區六錐蝽脈振幅鑒别器貓腳印迷行鈉酯鑷子瓶子草科全氟化燃電池熔鐵爐控制設備塗料遮蓋力計微鎖威-特二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