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刻舟求劍英文解釋翻譯、刻舟求劍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take measures without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分詞翻譯:

刻的英語翻譯:

a quarter; chisel; in the highest degree; moment
【法】 superscription

舟的英語翻譯:

boat
【醫】 scaph-

求的英語翻譯:

beg; entreat; request; seek; try

劍的英語翻譯:

blade; falchion; sabre; skewer; sword
【醫】 xiphi; xipho-

專業解析

"刻舟求劍"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字面意思是"在船上刻記號來尋找掉落的劍",其深層含義是比喻做事死闆拘泥、不知變通,無法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方法。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成語釋義與出處

  1. 核心含義

    諷刺那些拘泥于成規、忽視事物動态變化的人。出自戰國時期《呂氏春秋·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楚人渡江時劍落水中,他在船身刻記號标記落劍位置,船停後按記號下水尋劍,自然無法找到。)

  2. 漢英詞典釋義對照

    •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Carve a mark on gunwale to locate sword dropped overboard—futile effort."
    •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Take measures without regard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二、寓意與哲學内涵

  1. 批判靜态思維

    故事揭示事物處于永恒變化中(如船已移動),固守舊标記(象征過時方法)必然失敗,強調與時俱進的重要性。

  2. 英譯中的文化傳遞

    西方譯本常譯為"Marking the boat to find the sword"(直譯)或"Futile effort against change"(意譯),需結合語境傳遞其諷刺意味。


三、權威典籍引用

  1. 《呂氏春秋》原始記載

    該典故出自雜家代表作《呂氏春秋·察今》,由秦國丞相呂不韋主持編撰,旨在闡述變法改革的必要性。

  2. 現代詞典釋義
    •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卷): "a laughable stupidity of clinging to rigid rules despite changed conditions."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四、英譯應用實例

中文例句 推薦英譯 來源
他的方案如同刻舟求劍,脫離現實。 His plan is as futile as marking the boat to find a sword. 《漢英成語詞典》
政策需因時調整,不可刻舟求劍。 Policies must adapt to avoid rigid inflexibility. 《中國成語英譯大辭典》

參考資料

  1. 《呂氏春秋·察今》(中華書局點校本)
  2. Lin Yutang.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 1972.
  3.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第2版). 商務印書館. 2010.
  4. 《漢英成語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5. 《中華漢英大詞典》(上). 複旦大學出版社. 2015.
  6.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7. 《中國成語英譯大辭典》.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8.

網絡擴展解釋

“刻舟求劍”是一個源自《呂氏春秋·察今》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釋義
比喻思想僵化、拘泥成法,不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字面意思是在船上刻記號尋找落水的劍,諷刺以靜止眼光處理動态問題的行為,含貶義。

二、出處與典故
出自戰國時期呂不韋的《呂氏春秋·察今》。故事講述一名楚國人乘船時劍落水中,他立即在船舷刻下記號,待船停後從記號處下水尋劍,卻因船已移動而失敗,遭衆人嘲笑。

三、寓意與啟示

  1. 批判僵化思維:強調事物是動态變化的,用舊方法解決新問題必然失敗;
  2. 倡導靈活應變:提醒人們需根據情勢調整策略,避免固守經驗或教條;
  3. 哲學延伸:反映樸素辯證法思想,否定形而上學看待問題的方式。

四、用法與示例

五、現代意義
常用于批評職場、教育等領域中機械套用規則的行為,或警示社會發展中忽視變革的保守态度。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玻璃容器補償性資金供應辦法補習超純度鍺偵測器陳-施二氏征大靜脈點陣字符打印動态鏡盤逗留二氟化對甲苯基硼耳栓非居民複色曲線幹垂體工作母機磺化鍋甲醛溴化铵固定液脊髓積氣可比度量空氣力學累計攤銷裂縫延伸裡肯伯格氏試驗瀝濾了的名字表偶砷乙酸配伍性視神經鞘間隙私權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