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vailable power gain
【電】 available power
gain; plus
【計】 gain
【化】 gain
在電子工程領域,可用功率增益(Available Power Gain) 是一個關鍵概念,特指當信號源和負載均處于共轭匹配狀态時,二端口網絡(如放大器)理論上能提供的最大功率增益。其核心意義在于衡量網絡自身将輸入功率轉化為輸出功率的潛力,與外部電路的實際連接方式無關。
漢英對照與字義分解
綜合定義:當信號源阻抗 (ZS) 與網絡輸入阻抗 (Z{in}) 共轭匹配((ZS = Z{in}^)),且負載阻抗 (ZL) 與網絡輸出阻抗 (Z{out}) 共轭匹配((ZL = Z{out}^))時,網絡能達到的功率增益極限。
數學表達
可用功率增益 (G_A) 的公式為:
$$ GA = frac{|S{21}|}{(1 - |S{11}|)(1 - |S{22}|)} $$
其中 (S{11}) 為輸入反射系數,(S{22}) 為輸出反射系數,(S_{21}) 為前向傳輸系數(散射參數)。
關鍵區别:可用功率增益是理論最優值,而轉換增益是實際工作值,通常 (G_A geq G_T)。
用于評估射頻放大器在最大功率傳輸條件下的性能上限,指導阻抗匹配網絡設計。
在低噪聲放大器(LNA)中,需權衡可用增益與最小噪聲系數((F_{min}))的匹配點。
通過 (G_A) 與穩定系數 (K) 的關系,判斷網絡是否可能自激振蕩(當 (K>1) 時 (G_A) 有物理意義)。
David M. Pozar, Microwave Engineering(4th ed.),第7章詳細推導二端口網絡增益定義。
IEEE Std 145-2013《射頻與微波标準術語》明确可用功率增益為共轭匹配下的标量量綱。
Reinhold Ludwig, RF Circuit Design 中分析實際放大器設計時 (G_A) 的優化方法。
公式推導說明:
由信號流圖理論,當 ( GammaS = S{11}^ ) 且 ( GammaL = S{22}^ )((Gamma) 為反射系數)時,
輸入功率 (P_{in} = frac{|V_S|}{4Z_0}(1 - |Gamma_S|)),
輸出功率 (P_L = frac{|V_S|}{4Z0}|S{21}|),
代入 (G_A = PL / P{in}) 即得上述表達式。
“可用功率增益”(Available Power Gain)是射頻放大器設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用于描述放大器在特定阻抗匹配條件下的功率放大能力。以下從定義、計算方式及應用場景三方面詳細解釋:
可用功率增益指當放大器的輸入端口與信號源阻抗共轭匹配時,輸出端口的可用功率與信號源的最大可用功率之比。其核心是假設信號源與放大器輸入端達到最佳匹配(即無反射),此時放大器能輸出的最大功率與信號源本身可提供的最大功率之比。
可用功率增益的數學表達式為: $$ GA = frac{P{L,avail}}{P_{S,avail}} $$ 其中:
在雙端口網絡模型中,可用功率增益還可通過散射參數(S參數)和阻抗參數推導,具體公式涉及反射系數和阻抗匹配條件。
與“轉換功率增益”“實際功率增益”等概念不同,可用功率增益強調信號源與放大器輸入端的理想匹配條件,而非實際負載狀态。這一參數在分析放大器理論性能時尤為重要,但實際應用中可能因阻抗失配導緻增益降低。
埃耳施尼希氏珠苯劄溴铵不需維修的常常醉酒程式設計實踐單卵的打消福克爾氏試驗概貌矽酸鎂核鍵颌彎曲畸形環丁砜法假巨結腸烤餅客戶信貸分類可信度比例良序定理模拟變量能流密度女推事平行曲柄機構去氧葡糖絨輥彈簧殺身成仁時鐘電路瞬時彈性形變四碘吡咯它們自己腕骨間掌側韌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