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wettability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damp; humid; wet
【醫】 hygro-
"可濕性"(wettability)是材料科學和界面化學中的重要概念,指液體在固體表面鋪展潤濕的能力。根據《新時代漢英大詞典》第三版的定義,該術語對應英文"wettability",描述液體與固體接觸時形成的接觸角特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表面與界面化學實驗室的研究表明,接觸角θ的計算公式為:
$$ cosθ = frac{γ{SV} - γ{SL}}{γ_{LV}} $$
其中γ代表不同相界面的表面張力(固-氣、固-液、液-氣界面)。這一特性直接影響農藥噴灑、塗料附着、醫療檢測試紙等200餘種工業應用。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30693-2014标準将其細分為完全潤濕(θ=0°)、部分潤濕(0°<θ<90°)和不潤濕(θ>90°)三種狀态。
在生物醫學領域,哈佛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的最新研究發現,通過調控钛合金種植體表面納米結構,可将血液接觸角從112°降至18°,顯著提升人工關節的生物相容性。這些跨學科研究成果印證了"可濕性"作為基礎物性參數的重要價值。
“可濕性”指物質表面被液體潤濕的能力,通常與液體在固體表面的鋪展、滲透等特性相關。該概念在不同領域有具體應用:
化工/農藥領域
可濕性粉劑(WP)需具備快速被水潤濕并形成穩定懸浮液的特性。例如農藥噴灑時,藥粉需在1-5分鐘内完全潤濕(中國标準),且懸浮液需在植物表面形成均勻液膜以提高藥效。
電子制造領域
線路闆的“可焊性”與濕潤性相關,指焊料熔化後與焊盤結合的能力。濕潤性良好時,焊料覆蓋面積可達90%以上,反之則出現虛焊。
過濾技術領域
過濾材料的可濕性指其允許液體滲透并截留雜質的能力,直接影響過濾效率和質量。
基礎物性定義
英文對應“wettability”,屬于表面化學性質,與液體表面張力、固體表面粗糙度等因素相關。
共性:均強調物質與液體接觸時的界面相互作用,需通過潤濕劑或表面處理優化性能。不同領域的具體測試标準和應用場景有所差異。
産後的醋栗酒存取說明符單極性傳輸多計福耳哈德氏試驗副鍵矽铍钇礦國有化行人員會計長聚己二酰壬二胺客觀作用老人的亮堂堂餾出原料之裂化美洲銀行卡内含子逆句法分析染色體結合期三條筋樹葉三維的上皮團生産成本預算數據交換系統碳鉛礬碳酸氧铋特質吐根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