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interchangeable card feed; intercheable card feed
"可換卡片輸入"是計算機技術領域的中英對應術語,指一種通過更換物理卡片實現數據輸入的交互方式。其英文标準譯法為"interchangeable card input",該技術常見于早期計算機系統(如IBM 029打卡機)和工業控制設備中。
根據《牛津計算機技術詞典》定義,該術語特指"使用标準化穿孔卡片作為存儲介質,通過機械讀取裝置轉換二進制數據的輸入方法"。其核心特征包括:模塊化數據載體(每張卡片對應獨立數據集)、機電式讀取裝置、可重複編程特性。美國計算機曆史博物館的文獻顯示,這種技術曾廣泛應用于1960-1980年代的銀行交易處理系統和工廠自動化控制領域。
從系統架構角度分析,可換卡片輸入包含三個技術要件:①符合ANSI X3.11-1990标準的卡片物理規格;②光電傳感器陣列組成的讀取單元;③具備錯誤校驗功能的譯碼電路。這種輸入方式相比磁帶存儲具有更快的隨機訪問速度,但存儲密度低于後期發展的軟盤技術。
“可換卡片輸入”指的是一種支持更換卡片以輸入不同信息的計算機設備或機制,主要用于早期計算機系統。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功能
卡片輸入機(又稱卡片閱讀機)是計算機的輸入設備,通過讀取卡片上的孔洞信息(如長方形孔或圓孔)轉換為電信號,傳輸給計算機處理。其核心功能是通過物理探針或光電技術識别卡片上的編碼數據。
“可換”特性
“可換”強調卡片的可替換性。用戶可通過更換不同編碼的卡片,輸入不同程式或數據集。例如,每張卡片可能對應特定指令或數據模塊,更換卡片即可切換任務,提升操作靈活性。
技術實現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20世紀中期的批處理計算機系統,例如IBM的打卡機。用戶通過預先打孔的程式卡片組控制計算機運行,適用于科學計算、數據處理等場景。
若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相關計算機發展史資料或早期設備文檔。
阿希克羅夫特制鈉法變頻單元變秃殘邊帶發射器氮的單位頂骨導靜脈動态鏡的反射興奮性縫補格裡格氏試驗虹吸探子會計成本管理加收利息精神障礙浸漬釉空氣磁性冷淡主義量袋器聯合短期投資裂變放射化學氯甲橋萘配子母細胞屏幕讀出前房氰化二烴基胂四通八達縮率調理性免疫未認可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