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膜電極英文解釋翻譯、均相膜電極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hom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
分詞翻譯:
均相的英語翻譯:
【化】 homogeneous phase
膜電極的英語翻譯:
【化】 membrane electrode
專業解析
均相膜電極(Hom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是一種電化學傳感器,其核心特征在于其離子選擇性膜由單一、均勻的化學物質構成。這類電極主要用于檢測溶液中特定離子的活度(濃度),工作原理基于膜相與待測溶液之間的離子交換平衡産生的膜電位。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定義與核心特征:
- 均相膜:指電極的敏感膜是化學組成均勻一緻的材料,通常是一種固态離子導體或特定化合物。這與由多種材料混合或分散在惰性基質中構成的非均相膜(Heterogeneous Membrane)形成鮮明對比。
- 電極:在此語境下,指離子選擇性電極(Ion-Selective Electrode, ISE)的一部分。均相膜電極是ISE的一種重要類型。
- 工作原理:當電極浸入待測溶液時,膜相中可遷移的離子(通常是待測離子的反離子或與待測離子能發生交換的離子)在膜/溶液界面處與溶液中的待測離子發生選擇性交換或遷移,建立起一個與待測離子活度相關的膜電位。該膜電位與參比電極電位結合,構成電池電動勢,遵循能斯特方程(Nernst Equation),從而可計算出待測離子的活度。
- 能斯特方程:
$$
E = E^0 pm frac{RT}{nF} ln a_i
$$
其中 $E$ 是電池電動勢,$E^0$ 是标準電位,$R$ 是氣體常數,$T$ 是絕對溫度,$n$ 是待測離子的電荷數,$F$ 是法拉第常數,$a_i$ 是待測離子 i 的活度。± 符號取決于待測離子是陽離子(+)還是陰離子(-)。
-
典型示例:
- 氟離子選擇性電極:這是最經典、應用最廣泛的均相膜電極。其敏感膜由摻有Eu²⁺(或Ca²⁺)的氟化镧(LaF₃)單晶構成。氟離子(F⁻)是膜中可遷移的離子。該電極對F⁻具有極高的選擇性。
- 硫化銀電極:敏感膜由硫化銀(Ag₂S)壓片或單晶制成。銀離子(Ag⁺)是膜中的電荷載體。該電極對Ag⁺有響應,同時由于S²⁻的存在,也對S²⁻有響應(通過溶解平衡)。它也是構成鹵素離子(Cl⁻, Br⁻, I⁻)和氰根離子(CN⁻)等電極的基礎(這些電極常被稱為非均相膜電極,但核心敏感材料仍是Ag₂S)。
- 玻璃電極(pH電極):雖然常單獨分類,但其核心的pH敏感玻璃膜(通常由SiO₂基質摻入Na₂O和CaO等構成)在微觀尺度上可視為一種均相材料。H⁺離子在膜表面的水化層進行離子交換是響應基礎。
-
優點:
- 高選擇性:對于設計良好的均相膜(如LaF₃),對目标離子通常具有非常高的選擇性。
- 響應快速:離子在均相固态材料中的遷移通常較快。
- 穩定性好:固态晶體或玻璃膜通常具有較好的化學和機械穩定性。
- 檢測限低:尤其適用于低濃度離子的檢測。
-
應用領域:
- 環境監測(如水質氟含量檢測)
- 工業過程控制
- 生物醫學分析(如血清、尿液離子檢測)
- 食品與飲料分析
- 地質與土壤分析
-
英文術語對照與解釋:
- 均相膜電極:Hom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
- Homogeneous: 均質的,同質的。強調膜的化學組成是單一、均勻的。
- Membrane: 膜。指具有離子選擇性的關鍵部件。
- Electrode: 電極。在此特指離子選擇性電極。
- 同義或相關術語:
- 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 晶體膜電極。這是均相膜電極中最主要的類型,因為許多均相膜是單晶或多晶固體(如LaF₃, Ag₂S)。
- Solid-State Electrode: 固态電極。廣義上包含均相膜電極(晶體膜)和非均相膜電極(如分散在聚合物中的晶體粉末膜)。但在許多語境下,Solid-State ISE 特指以固态晶體為敏感膜的電極。
- Ion-Selective Electrode (ISE) with Homogeneous Membrane: 帶有均相膜的離子選擇性電極。這是最完整的描述。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IUPAC 是化學命名的最高權威機構,其發布的術語建議(如“Compendium of Analytical Nomenclature”)定義了電化學傳感器,包括離子選擇性電極及其膜類型的分類(均相膜、非均相膜)。來源: IUPAC官網術語文件。
- 分析化學領域經典教材:
- Skoog, D. A.; Holler, F. J.; Crouch, S. R.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這類教材在“電化學分析法”章節會詳細介紹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原理、類型(包括均相膜電極如氟電極、硫化銀電極)和能斯特方程的應用。來源: 主流分析化學教材。
- Bard, A. J.; Faulkner, L. 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這本電化學經典著作對電極過程,包括膜電位産生的理論基礎有深入闡述。來源: 電化學領域權威教材。
- 離子選擇性電極專業制造商的技術文檔: 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Orion), Mettler Toledo, Hach 等公司在其特定離子電極(尤其是氟離子電極)的産品說明書或應用指南中,會明确描述其電極類型為“固态晶體膜電極”或“均相膜電極”,并解釋其工作原理和特性。來源: 主要電化學儀器制造商官網。
- 學術期刊綜述與專著:
- Buck, R. P.; Lindner, E. Recommendations for Nomenclature of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Pure Appl. Chem.1994, 66 (12), 2527–2536。 這篇IUPAC支持的文章詳細讨論了ISE的命名法,包括膜的分類。來源: IUPAC期刊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Bakker, E.; Pretsch, E. Modern Potentiometry. Angew. Chem. Int. Ed.2007, 46 (30), 5660–5668。 這篇綜述涵蓋了現代電位分析法,包括各類ISE的原理和發展。來源: 權威化學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網絡擴展解釋
均相膜電極是離子選擇性電極的一種類型,其核心特點是膜材料為單一均勻的化學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結構
- 均相膜:指電極的敏感膜由單一化學物質構成,材質均勻且無基質分散。例如:
- 晶體膜:如氟離子選擇性電極(LaF₃單晶膜)。
- 均質聚合物膜:某些特定離子載體均勻分散在疏水聚合物中形成的膜。
2. 工作原理
- 基于膜與溶液間的離子交換,産生膜電位。當電極浸入溶液中時,膜内可遷移的離子(如LaF₃中的F⁻)與溶液中目标離子(F⁻)發生交換,形成電位差。
- 根據能斯特方程,電位(E)與目标離子活度(a)相關:
$$
E = text{常數} + frac{RT}{nF} ln a
$$
3. 特點
- 高選擇性:膜材料僅對特定離子敏感(如LaF₃膜僅響應F⁻)。
- 響應速度快:因離子在均質膜中的遷移速率高。
- 穩定性好:單一材料結構不易受環境幹擾(如溫度、pH)。
- 典型應用:檢測F⁻、Cl⁻、CN⁻等,常見于水質分析、工業流程監控。
4. 與非均相膜電極的區别
- 非均相膜電極:活性物質分散在惰性基質(如矽橡膠、石蠟)中,例如以Ag₂S為基質的硫離子電極。
- 關鍵差異:均相膜電極的活性物質自身構成膜,而非分散在載體中。
5. 注意事項
- 使用中需避免膜表面污染或劃傷,否則會導緻靈敏度下降。
- 需根據待測離子調整溶液pH(如氟電極需pH 5-7)。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電極的構造或應用場景,建議參考電化學分析教材或離子選擇性電極的專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髓磷脂扳手不對稱多相系統草甘雙膦償還債券收益叢林王锉刮蛋白杆菌低速齒輪排檔方均位移鉻鞣液-甲酸鈉蒙囿鞣灰石肺琥珀酸半醛假關節結蒂組織炎抗旱硫代秋水仙堿硫酸軟骨素目标程式庫排序關鍵字拼合網絡求同存異認購人回扣傘形齒輪生殖道識别數據鎖環統計序列脫乳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