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going concern
continue; keep on; go on; carry over; hold on; pursue; renew; renewal; sequel
succeed; sustain
【醫】 Contin.; sequence
【經】 continuation; continue; extend; keep up
manage; deal in; engage in; keep; run
【經】 deal; handle; manage; management; operate; operation
enterprise; industry; undertaking
【經】 business; business enterprice; enterprise; establishment; firm
undertaking
繼續經營的企業(Going Concern) 指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通常指不少于12個月)能夠持續運營下去,沒有清算、停止營業或大規模縮減業務的意圖或必要性的企業狀态。這是財務會計的一個基本假設和前提條件。
持續運營預期:企業被視為能夠按既定目标持續開展其經營活動,其資産将在正常經營過程中被使用而非被迫出售,負債也将按期償還。這意味着管理層沒有計劃或必要在短期内終止經營或尋求破産保護。
來源:《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會計處理基礎:該假設是財務會計四大基本假設之一。基于此假設,資産(如固定資産、無形資産)的計價通常采用曆史成本而非清算價值,負債按正常到期償還金額而非立即清償金額計量,收入和費用的确認采用權責發生制而非收付實現制。
來源: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Concepts No. 8
重要性:財務報表的編制、列報和審計均建立在“繼續經營”基礎之上。如果企業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導緻無法持續經營,管理層必須在財務報表中披露這些不确定性及其影響。審計師需評估管理層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評估是否恰當,并在審計報告中考慮是否提及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确定性。
來源: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IAS 1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
“繼續經營的企業”這一概念強調了企業在正常經營軌道上持續運營的預期,它是財務會計确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根本出發點。該假設确保了財務報表能夠反映企業在持續經營狀态下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繼續經營的企業這一表述可以從會計和法律兩個維度進行解釋,具體含義如下:
基本定義
持續經營(Going Concern)是會計四大基本假設之一,指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通常為12個月)會按當前規模和狀态正常運營,不會停業或大規模削減業務。
實踐意義
若企業無法持續經營,財務報表需調整為清算基礎,資産和負債需按可變現價值或清償價值重新計量。
存續狀态的定義
存續企業指依法注冊并持續正常運營的企業,未被注銷、吊銷或進入清算程式。
應用場景
維度 | 持續經營(會計) | 存續企業(法律) |
---|---|---|
核心内容 | 會計處理的前提假設 | 企業合法存在的法律狀态 |
判斷标準 | 未來12個月的運營能力 | 是否完成登記且未被注銷/吊銷 |
法律依據 | 會計準則 | 《公司法》《企業登記管理條例》等 |
凹形器皿膀胱尿道照相術報酬和紅利閉合觸角節電源要求反應型發散結構非連通圖酚制碘溶液鞏膜角膜虹膜炎功能塊級合唱指揮家合作事務理厚角組織經濟契約畸形學家抗蠕蟲的饋電盤氯化聚丙烯拍攝普通平均氣球樣細胞繞丹甯梢燒制熔塊實在裝填深度雙結校正輸尿管盲腸吻合術往返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