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極限締合濃度英文解釋翻譯、極限締合濃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imiting association concentration

分詞翻譯:

極限的英語翻譯:

limit; terminal; the maximum; utmost
【化】 limit(ing) point

締合的英語翻譯:

【化】 association; association reaction
【醫】 association

濃度的英語翻譯:

chroma; consistence; consistency; deepness; strength
【化】 concentration
【醫】 concentration; M-concentration M; strength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極限締合濃度”對應的核心英文術語是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中文常譯為臨界膠束濃度。它是表面活性劑化學和膠體科學中的一個關鍵物理化學參數。

詳細解釋如下:

  1. 定義 (Definition):

    • 極限締合濃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是指表面活性劑分子在溶液中開始自發、大量地締合形成有序聚集體(稱為膠束或締合膠束)的最低濃度。
    • 在低于此濃度時,表面活性劑分子主要以單體的形式分散在溶液中。當濃度達到或超過 CMC 時,溶液中的單體濃度不再顯著增加,額外的表面活性劑分子會聚集形成膠束(如球狀、棒狀或層狀結構)。這種締合過程是為了降低疏水基團與水的接觸,是熱力學自發過程。
    • 來源參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 (IUPAC) 金皮書對膠束和 CMC 有明确定義 。
  2. 現象與意義 (Phenomenon and Significance):

    • CMC 是溶液性質發生顯著變化的轉折點。在 CMC 處,溶液的多種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張力、電導率、滲透壓、濁度、增溶能力等)會呈現突變或不連續變化。例如,表面張力在 CMC 處達到最低值并趨于穩定。
    • 它标志着表面活性劑溶液從稀溶液(單體為主)向濃溶液(存在膠束)的轉變,是表面活性劑發揮其增溶、乳化、潤濕、起泡等應用功能的關鍵濃度阈值。隻有當濃度高于 CMC 時,膠束才能大量形成并有效包裹不溶性物質(增溶作用)。
    • 來源參考:相關現象和測試方法在物理化學和膠體化學教材中有詳細闡述,如 Atkins’ Physical Chemistry和表面活性劑科學專著。
  3. 影響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 CMC 值受多種因素影響:
      • 表面活性劑結構: 疏水鍊越長,CMC 越低;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 CMC 通常高于相同碳鍊長度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親水基團類型也有影響。
      • 溫度: 溫度對 CMC 的影響較為複雜,對離子型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影響趨勢可能不同。
      • 電解質: 添加無機鹽通常會降低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 CMC(鹽析效應),但對非離子型影響較小。
      • 添加劑: 有機添加劑(如醇類)可能升高或降低 CMC,取決于其性質。
    • 來源參考:美國化學會 (ACS) 出版物及期刊如 Langmuir 常刊載研究影響因素的論文 。
  4. 應用 (Applications):

    • 理解和測定 CMC 對于表面活性劑的實際應用至關重要:
      • 洗滌劑: 确保洗滌液中表面活性劑濃度高于 CMC 以實現最佳去污和增溶油脂能力。
      • 藥物傳遞: 在膠束給藥系統中,CMC 影響載藥膠束的穩定性和藥物釋放行為。
      • 乳液/微乳液: 是形成穩定乳液和微乳液的基礎。
      • 三次采油: 用于降低油水界面張力。
      • 納米材料合成: 膠束可作為模闆合成納米顆粒。
    • 來源參考:相關應用研究廣泛存在于化學工程、材料科學和藥劑學期刊,例如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總結 (Summary): “極限締合濃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是表面活性劑科學的核心概念,指其分子開始大量締合形成膠束的臨界濃度點。它不僅是溶液性質突變的标志,更是決定表面活性劑能否有效發揮其乳化、增溶、潤濕等功能的關鍵參數,在日用化工、生物醫藥、石油開采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極限締合濃度”是一個涉及溶液化學或膠體化學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需要結合“濃度”和“締合”兩個概念來理解:

  1. 基礎定義

    • 濃度():指溶液中溶質的相對含量,常用重量/體積百分比或摩爾濃度等表示。
    • 締合:指分子、離子或膠體粒子通過非共價鍵(如氫鍵、疏水作用)可逆結合形成更大結構的過程。
  2. 術語解析
    極限締合濃度(Critical Association Concentration, CAC)表示溶液中溶質分子開始顯著締合形成有序結構(如膠束、囊泡)的最低濃度阈值。達到該濃度後,體系的物理化學性質(如表面張力、電導率)會發生突變。

  3. 應用領域
    常見于表面活性劑、高分子溶液或兩親性分子研究中。例如:

    • 表面活性劑的臨界膠束濃度(CMC)是極限締合濃度的一種表現形式。
    • 某些嵌段共聚物在水中達到CAC後會自組裝成納米顆粒。
  4. 與CMC的區别
    雖然CMC屬于極限締合濃度的範疇,但CAC更廣義,可適用于非表面活性劑體系(如蛋白質聚集、藥物載體形成)。

如需深入研究,建議查閱膠體化學或物理化學教材中的“分子自組裝”相關章節,或關注具體實驗體系(如溫度、pH影響)的文獻數據。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艾布勒姆斯氏反射北方不服從的人餐間丸常春藤苷配基穿孔打字機等溫壓縮系數額皮質性失語菲薄符號流發生器海綿甾醇化學反應工程莖突乳突的脊髓前側索綜合征聚合分析擴充及改良累加器臉上有傷疤的人流式文件平衡器平均計價法燃燒管神經去除定律十四醇輸卵管切斷術四碘酚酞鈉特發性運動過度調試命令體系倫同時租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