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ase-period valu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基期值"(Base Period Value)指在計算指數、增長率或進行時間序列比較時,被選定作為基準參照點的特定時期的數值。它是衡量後續時期變化幅度的基礎标準,通常設定為100或1以簡化計算。
定義與功能
基期值是動态統計分析中的基準錨點。例如在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計算中,若以2020年為基期,則該年物價水平即為基期值,後續年份的指數通過公式計算:
$$ text{指數} = left( frac{text{報告期值}}{text{基期值}} right) times 100 $$ 該數值消除了絕對量綱差異,使跨期可比性成為可能。
中英術語對照
中國國家統計局
在《統計術語标準手冊》中明确定義基期值為"指數計算中作為比較基準的特定時間點的指标數值",強調其核心作用在于消除價格變動影響。
來源:國家統計局統計術語庫
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
Manual on Price and Volume Measures指出:"基期值的選擇需滿足時期典型性與數據完整性要求,通常取經濟穩定年份數據"(參見第4.2章)。
來源:IMF統計方法指南
注:基期值需與"報告期值"(Reporting Period Value)對比使用,二者共同構成環比(MoM)、同比(YoY)等分析方法的計算基礎。
基期值是一個統計學和經濟學中常用的概念,主要用于比較分析。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期值指在動态對比分析中,被選作基準的時期(基期)對應的數值。它是計算增長率、指數等指标時的參照基礎。
作為比較的起點,用于衡量後續時期(報告期)的變化程度。例如:
例如:若分析2025年一季度GDP增長,選擇2024年一季度數據作為基期值,則計算公式為: $$ text{增長率} = frac{2025Q1,GDP - 2024Q1,GDP}{2024Q1,GDP} times 100% $$
基期值的合理選擇直接影響分析結果的準确性,需要根據具體研究目的确定。在實務操作中,政府部門會定期更新基期(如我國每5-10年調整一次CPI基期)。
芭蕾舞的首席舞手貝塞默爾氏轉化器本位偏轉待發運單位耦合等亮度發動機廠非鞣質弗斯特氏眼色素層炎骨化異常過耦合海綿狀龈輝沸石會聚角接匹配精母細胞的進修的機器的克裡斯塔爾-奧斯陸型結晶器兩性的立方轉子鍊方程木模型加強虛筋内因性氣喘陪拉格口炎全節線圈商業地理商用計算機系統燒酒耍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