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linkage loader; linking loader
在計算機編程領域,"連接裝配程式"(Linkage Editor/Loader)是編譯過程中的核心組件,主要承擔目标代碼整合與内存映射功能。其作用可分為三方面:
符號解析與重定位
通過解析不同模塊的符號引用表,将分散編譯的目标文件地址調整為統一内存空間内的絕對地址。該過程需遵循《計算機系統:程式員的視角》中描述的靜态鍊接規範,确保代碼段和數據段的空間分配符合操作系統加載要求。
庫函數整合
自動檢索标準函數庫(如C語言的libc),根據《鍊接器與加載器》專著中的動态鍊接原理,将未定義的外部函數與現有代碼進行綁定。現代系統采用延遲綁定技術,部分鍊接操作延至運行時完成。
可執行文件生成
最終輸出符合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或PE(Portable Executable)格式的二進制文件。該過程涉及地址對齊優化,如Microsoft COFF規範要求的4KB頁面對齊機制,确保程式能在虛拟内存系統中高效運行。
從漢英詞典對照角度,該術語對應"linker"和"loader"兩個階段操作:前者完成符號解析(Symbol Resolution),後者實現物理地址綁定(Address Binding)。牛津計算機詞典特别強調其在多模塊開發中的跨文件引用處理能力。
“連接裝配程式”是計算機編程和軟件開發中的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将多個目标模塊整合為可執行程式的工具或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連接裝配程式是一種實用程式,其核心作用是将若幹個經過編譯或彙編生成的目标模塊(即代碼片段或函數庫)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可執行程式。這一過程包括地址轉換、符號解析和重定位等關鍵步驟,确保不同模塊能正确協同工作。
連接裝配程式通常介于編譯/彙編和裝入之間:
通過連接裝配程式,開發者能實現代碼的模塊化設計,提升開發效率和複用性。例如,在操作系統中,不同功能的動态鍊接庫(DLL)通過連接裝配程式按需加載,節省内存資源。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實現或不同編程語言中的差異,可參考計算機系統結構或編譯原理相關文獻。
安特諾新半自動交換中心苯二羧酸超聲淨化存儲邏輯遙測單程轉化率膽汁烷定時标度定态模拟方差傳播菲克擴散定律改良投資公用軟件鼓索交通支磺胺苯沙明灰皿提煉法截峰器節名控制改變利希海姆氏失語暮排放口平衡法上的義務清零指令球果菌科求和規則全肢斷離者色譜分離水牛盲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