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苦樗根皮英文解釋翻譯、苦樗根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imaruba

分詞翻譯:

苦樗的英語翻譯:

【醫】 Simaruba amara; Simaruba officinalis

根皮的英語翻譯:

【機】 phlorrhizin

專業解析

苦樗根皮是傳統中醫藥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文名稱為“臭椿根皮”或“樗根白皮”,英文對應譯名為"Ailanthus Root Bark"或"Cortex Ailanthi"。該藥材來源于苦木科植物臭椿(學名:Ailanthus altissima)的幹燥根皮,主要分布于中國南北各地。

從植物學角度分析,臭椿根皮含有多類活性成分,包括苦木素(quassinoids)、生物堿(alkaloids)和鞣質(tannins)。《中華本草》記載其性味苦、澀、寒,歸大腸、肝經,具有清熱燥濕、澀腸止瀉等功效,常用于治療濕熱瀉痢、便血崩漏等症。

在漢英對照術語規範方面,《中醫藥學名詞》将“苦樗根皮”的英文标準譯名定為"Ailanthi Cortex",這一譯名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标準收錄。權威英文藥典如《美國草藥典》(American Herbal Pharmacopoeia)則采用"Ailanthus Root Bark"作為條目名稱。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該藥材中的苦木素類化合物具有抗腫瘤和抗瘧活性,相關研究發表于《民族藥理學雜志》(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其質量控制标準已列入《中國藥典》2020年版,規定水分不得超過13.0%,總灰分不超過8.0%。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電子版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纂委員會
  3. WHO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标準 ISTIC-2021
  4. 中國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苦楝根皮"是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或川楝(Melia toosendan)的樹皮及根皮,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苦楝根皮"由三部分組成:

  1. 苦:指味覺特性,形容其味苦,類似膽汁或黃連的滋味。
  2. 楝:指楝樹,一種落葉喬木,常見于中國南方。
  3. 根皮:指植物的根部外皮或樹皮。

二、藥用特性

  1. 性味歸經:味苦、性寒,有毒。
  2. 主要功效:
    • 驅蟲:用于蛔蟲、鈎蟲、蛲蟲等寄生蟲病。
    • 外用治療:疥瘡、頭癬、陰道滴蟲病等。
  3. 用法用量:
    • 煎劑或幹燥粉末,成人每日5-15毫升(濃煎劑)或1-3錢(約3-9克)。

三、毒性警示

過量使用可能引起頭暈、惡心、腹痛、心律紊亂,甚至抽搐,需嚴格遵醫囑。

四、相關說明

建議使用前咨詢中醫師,避免自行用藥。如需完整信息,可參考《中華本草》或藥典相關條目。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比例計表瓦倒千裡光裂酸電解浸蝕電子反計算量度簡寫電子-核雙共振頂點動量傳遞系數高锝酸鈉鬼桕苦素焊接夾持架合并程式護架火光角鲨烷頸椎壓碎器進行的局部延誤控制論模拟器硫異煙酰胺輪換操作分餾塔每秒英寸前庭視反射其他支出求英王寬待的證據入場費繩接頭伸冤田納西沙門氏菌外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