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氏硬度英文解釋翻譯、維氏硬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Vickers hardness
分詞翻譯:
維的英語翻譯:
dimension; maintain; preserve; thought; tie up
【化】 dimension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硬度的英語翻譯:
hardness; rigidity
【化】 hardness
【醫】 hardness; scirrhosity
專業解析
維氏硬度(Vickers Hardness)是一種通過測量材料表面壓痕尺寸來評估材料硬度的标準測試方法。其英文對應術語為Vickers Hardness,通常縮寫為HV。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測試原理
維氏硬度測試使用一個正四棱錐形的金剛石壓頭(夾角為136°),在特定試驗力(F)下壓入材料表面,保持規定時間後卸除力。通過測量壓痕兩對角線的平均長度(d),計算壓痕表面積,最終得出硬度值。其計算公式為:
$$
HV = frac{0.102 times F}{d / 2} quad text{或簡化為} quad HV = frac{1.854 times F}{d}
$$
其中:
- ( F ) 為試驗力(單位:牛頓,N),
- ( d ) 為壓痕對角線長度(單位:毫米,mm)。
2. 特點與優勢
- 適用範圍廣:可測試從軟金屬(如鋁)到超硬材料(如陶瓷),且同一标尺適用于不同厚度試樣。
- 高精度:壓痕幾何形狀清晰,對角線測量誤差小,結果重複性好。
- 标尺統一:試驗力範圍寬(1 gf–100 kgf),通過調整力值適應不同材料,結果可直接比較。
3. 應用領域
- 金屬材料:評估鋼材、合金的硬化層深度或熱處理效果。
- 塗層與表面處理:測量電鍍層、氮化層的硬度(如顯微維氏硬度測試)。
- 脆性材料:陶瓷、玻璃的硬度表征。
4. 術語對照與單位
- 中文:維氏硬度
- 英文:Vickers Hardness
- 符號:HV(需标注試驗力與保持時間,例如 HV_{10} 表示10 kgf試驗力)。
參考資料:
- 維氏硬度測試原理(維基百科)
- ASTM E384: 顯微硬度測試标準
- ISO 6507: 金屬材料維氏硬度測試國際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維氏硬度(Vickers Hardness,符號為HV)是材料硬度的一種測量标準,通過金剛石壓頭在材料表面形成壓痕,計算單位面積承受的力來評估硬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原理
維氏硬度測試使用相對面夾角為136°的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在規定的試驗力(F)下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定時間後卸除力,通過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d)計算壓痕表面積,最終硬度值為試驗力與表面積的比值。其核心公式為:
$$
HV = 0.1891 cdot frac{F}{d}
$$
其中,F為試驗力(單位:牛),d為壓痕對角線平均長度(單位:毫米)。
二、特點與優勢
- 測量範圍廣:適用于10~3000HV的材料,涵蓋極軟到極硬物質。
- 壓痕小:適合測試薄材料(如滲碳層、鍍層)和微小區域。
- 試驗力可調:分為一般維氏(10-50kgf)、小負荷(1-5kgf)和顯微維氏(<1kgf),滿足不同需求。
三、應用場景
- 金屬材料:如淬火鋼、鑄鐵的硬度檢測。
- 表面處理層:滲碳、滲氮等硬化層分析。
- 科研與工業:用于材料研發、質量控制和失效分析。
四、表示方法
硬度值标準格式為“xHVy”,例如185HV5,表示在5kgf試驗力下測得的硬度值為185。
五、曆史背景
該方法由英國科學家R.L. Smith和C.E. Sandland于1925年提出,首台商用設備由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制造。
如需更完整的硬度對照表或測試标準,和。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敗北成焦煤恥骨結節部隱睾初始輸入表碘化乙烷礬鞣羊皮手套革費林試劑分則腐臭的複合填料各抒己見甲苯基脲堿量滴定測定機器成本礦砂榄香素雷達替續器冷卻套氯碘化物免木塞壓緊機脲羰基乙酸陪審員名單曝光計數器氣孔混凝土起始電容珊瑚蟲生産者的風險申請賠償的訴訟試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