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trophy mark
atrophy; shrink; shrivel; wither
【醫】 analosis; atrophia; atrophy
【經】 contraction
mark; trace
萎縮痕指組織或器官因體積縮小、功能減退後,在局部形成的特征性結構改變痕迹。在病理學中,其本質是實質細胞數量減少或體積縮小,伴隨間質纖維組織增生或脂肪填充,最終形成肉眼或鏡下可識别的特殊形态标志。例如皮膚萎縮痕表現為表皮變薄、真皮膠原纖維束稀疏,而腦組織萎縮痕則體現為腦回變窄、腦溝增寬 。
萎縮區域質地變軟或韌,色澤異常(如蒼白或暗沉),邊界清晰但形态不規則。皮膚萎縮痕常呈凹陷狀,如妊娠紋(Striae Atrophicae);内髒器官(如肝髒)萎縮後表面呈顆粒狀或結節狀。
實質細胞體積縮小、數量減少,胞質内細胞器退化;間質中膠原纖維增生或脂肪細胞浸潤,血管分布異常。例如肌肉萎縮痕中肌纖維橫截面積減小,被纖維脂肪組織替代 。
成因涉及細胞凋亡、蛋白質降解加速(泛素-蛋白酶體途徑激活)及生長因子信號抑制 。
系統性闡述萎縮的分子機制與形态學改變(第10章:細胞適應、損傷與死亡)鍊接:出版社官網.
詳述皮膚萎縮痕的組織學分級與鑒别診斷(第8章:真皮結締組織異常)[DOI: 10.1016/B978-0-7020-7554-8.00008-0].
提供腦、肝髒等器官萎縮痕的顯微圖像及臨床關聯性分析(第4卷:系統性病理學)鍊接:NCBI Bookshelf.
萎縮性疤痕(又稱萎縮性瘢痕)是疤痕的一種特殊類型,主要表現為皮膚表面凹陷或萎縮樣外觀,但實際由組織損傷後的異常修複導緻。以下是綜合多個醫學來源的詳細解釋:
萎縮性疤痕通常由深度皮膚損傷引起,如嚴重燒傷、創傷或慢性潰瘍愈合後形成。其本質是皮膚全層及皮下組織受損後,膠原纖維增生并收縮,導緻表面凹陷,看似“萎縮”,實為增生後的攣縮表現。
提示:具體治療方案需由專業醫生根據疤痕位置、深度及患者個體情況評估。若疤痕出現紅腫、疼痛或快速變化,建議及時就醫排查惡變風險。
(注:以上信息整合自有來醫生、快速問醫生等平台,僅供參考,不作為診療依據。)
被動性精神錯亂苯酸苄酯不合法地操作通知系統拆接沖突解決短時硫化二氮化锆光電電子倍增管管理合約管套節股内肌磺化劑甲電池減號建築工程口瘡熱冷火焰馬蹄疽莫倫氏潰瘍簽證副本橋接電話散裝大船施勒塞氏療法失營養性僵直輸卵管破裂松弛效應天線雙訊器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