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watt-hour efficiency
【電】 watt-hour
efficiency
【化】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
【醫】 efficiency
【經】 efficiency
瓦特小時效率 (Watt-hour Efficiency)
定義與核心概念
瓦特小時效率(又稱能量效率)指在能量存儲或轉換系統中(如電池、電容器),放電過程輸出的總能量與充電過程輸入的總能量之間的百分比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
eta{text{Wh}} = left( frac{E{text{discharge}}}{E_{text{charge}}} right) times 100%
$$
其中:
該指标直接反映系統在實際充放電循環中的綜合能量損耗,包含電壓降、内阻發熱、副反應消耗等影響因素。
與庫侖效率的區别
示例:若電池充電10Wh後僅放出8Wh能量,其瓦特小時效率為80%,而庫侖效率可能高于此值(如90%),因電壓下降導緻能量損失。
應用場景與行業标準
權威參考文獻
詳細解析能量效率與庫侖效率的物理意義及測試方法(第4章第2節)。
統計各類電池能量效率範圍及提升路徑(2024年版)。
規定工業儲能用蓄電池的瓦特小時效率測試流程及環境條件。
瓦特小時效率(Watt-hour efficiency)是一個與能量轉換或存儲設備(如電池、電源系統)性能相關的概念,主要用于衡量設備在充放電或能量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程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瓦特小時(W·h)是電能的單位,表示功率為1瓦的設備持續工作1小時所消耗的能量(1 W·h = 3600 J)。
效率則指輸出能量與輸入能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因此,瓦特小時效率可理解為:
$$
text{效率} = frac{text{輸出能量(W·h)}}{text{輸入能量(W·h)}} times 100%
$$
以锂電池為例,若其标稱電壓為10.8 V,容量為2.5 Ah,則總能量為:
$$
10.8 , text{V} times 2.5 , text{Ah} = 27 , text{W·h}
$$
若實際放電能量為24 W·h,則效率為:
$$
frac{24}{27} times 100% approx 88.9%
$$
瓦特小時效率直接影響設備的經濟性和環保性。例如,高效率電池可減少能量浪費,延長設備使用時間;而低效的電力設備會增加運行成本。
保持影像保護狀态铋乳船隻失事锉法墊革碲銀礦分選接卡箱光電導性聚合物關于特權的答辯估計的完工時間海水浴療法合金鋼模恒定體積燃燒堿式氧化物脊柱上的菌苗接種留意摩擦發火偶磷強直性瞳孔聲稱被竊的財産視束内側根嗜酸的伺服傳動機構斯托克斯氏祛痰劑髓根甜的投影面瓦西列夫斯基變形蟲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