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nnealed steel
anneal
【計】 annealing
【化】 anneal(ing)
【醫】 anneal; annealing
steel
【化】 steel
【醫】 steel
在材料科學與冶金工程領域,"退火鋼"(英文:Annealed Steel)指通過特定熱處理工藝(退火)改變其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鋼材。該工藝的核心是通過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并緩慢冷卻,實現以下目的:
工藝過程
将鋼材加熱至臨界溫度(通常為727°C以上,依鋼種而定),保溫一段時間後,以緩慢速率(如爐冷)冷卻至室溫。此過程使鋼材内部發生相變重組,形成平衡态組織(如鐵素體+珠光體)。
核心目的
性能指标 | 退火态 vs. 未退火态 |
---|---|
硬度 | 顯著降低(利于機加工) |
延展性 | 大幅提升(可承受更高塑性變形) |
内應力 | 基本消除(減少變形開裂風險) |
微觀結構 | 均勻化、球化碳化物(如高碳鋼) |
根據鋼種與目标性能,退火可分為:
用于亞共析鋼,獲得均勻鐵素體+珠光體,優化綜合力學性能(來源:《金屬熱處理原理》,劉宗昌著)。
針對高碳工具鋼(如T8、GCr15),将片狀滲碳體轉化為球狀,提升耐磨性與韌性(來源:ASM Handbook Vol.4)。
低溫退火(500–650°C),消除焊接或冷成形後的殘餘應力,避免工件變形(來源:美國金屬學會标準)。
ISO 4885:2018《鋼鐵熱處理術語》定義退火為:"通過加熱和緩慢冷卻實現軟化、組織均勻化的工藝"(ISO标準鍊接)。
美國材料試驗協會(ASTM)在A255标準中指出,退火鋼的硬度需滿足特定範圍以确保可加工性(ASTM A255-20)。
注:以上内容綜合材料科學權威文獻與行業标準,具體工藝參數需依據鋼種成分(如碳含量、合金元素)調整。
退火鋼是指經過退火工藝處理的鋼材,其核心目的是通過熱處理改善材料的物理和機械性能。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退火鋼是通過加熱→保溫→緩慢冷卻三步完成的鋼材熱處理工藝。具體參數為:
類型 | 處理溫度範圍 | 典型應用場景 |
---|---|---|
完全退火 | AC3以上20-30℃ | 亞共析鋼鍛件組織均勻化 |
球化退火 | AC1上下交替加熱 | 工具鋼碳化物球化處理 |
擴散退火 | 1100-1200℃ | 鑄鋼件成分偏析消除 |
與淬火(快速冷卻獲得馬氏體)和正火(空冷獲得更細珠光體)不同,退火通過慢冷形成平衡态珠光體組織,更適合作為預備熱處理工序。
注:更完整的退火工藝參數可參考金屬熱處理手冊(如提到的擴散退火需保溫10-15小時)。
阿庫氯铵保證股份苯甲酸羟基喹啉單垂直鍵單端孢素單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等價編譯程式電報訂貨二基團加成物法伊爾氏糊腹腔的感覺水平過程語句精誠緊密上填料誇張的話蘭索霍夫氏手術硫化物催化劑蒎烯全閉權利與義務柔道水揚酸可可豆鹼松果體腳算題時間胎足倒轉術同步調整土地改良脫發性痤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