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nnealed
anneal
【計】 annealing
【化】 anneal(ing)
【醫】 anneal; annealing
"退火的"是材料科學和工程學領域的重要術語,對應英文翻譯為"annealed",指通過受控加熱和冷卻改變材料内部結構的工藝過程。該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三層含義:
一、基礎定義 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10版)的釋義,"annealed"指金屬或玻璃經過加熱後緩慢冷卻的處理過程,旨在消除内部應力、改善機械性能或恢複材料原有特性。該工藝最早可追溯至青銅時代,現代工業中超過75%的金屬制品需經過退火處理。
二、工藝流程特征 《現代漢英綜合大詞典》将退火細分為三個階段:①加熱至臨界溫度以上(不同材料溫度區間為260-900℃不等);②保持恒溫使原子重新排列;③緩慢冷卻(通常每分鐘降溫5-30℃)。這種熱處理方法能有效提升材料的延展性,例如黃銅經退火後延展率可提高300%。
三、跨領域應用
注:參考資料來源于牛津大學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出版的行業标準詞典及專業手冊,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具體鍊接。
退火是金屬熱處理的核心工藝之一,主要通過對材料加熱和緩冷改善性能。以下是綜合多權威來源的解析:
退火是将金屬加熱至臨界溫度(如Ac3以上30-50℃),保溫後緩慢冷卻(通常隨爐冷卻)。其本質是通過原子有序排列,修複晶格缺陷,消除内應力。例如冷軋鋼材經退火後,硬度降低30%以上,塑性提升顯著。
類型 | 溫度範圍 | 適用場景 | 作用特點 |
---|---|---|---|
完全退火 | Ac3以上30-50℃ | 亞共析鋼鑄件、鍛件 | 獲得平衡組織,消除加工硬化 |
等溫退火 | Ac1以下特定溫度 | 高合金鋼 | 縮短工藝時間,控制組織轉變 |
球化退火 | Ac1附近波動加熱 | 過共析鋼工具 | 碳化物球狀化,提高切削性能 |
去應力退火 | 500-650℃ | 焊接結構、冷成型件 | 消除殘餘應力,保持硬度 |
典型退火公式:
$$
T = T_{critical} + Delta T
t = K times D (K:1.5-2.5min/mm, D:工件厚度)
$$
冷卻速度一般控制在20-50℃/小時。
注:具體工藝需根據材料成分(如碳含量)、工件尺寸調整,可參考等來源獲取詳細參數表。
貝斯圖切夫氏合劑苯酰醋酸波蘭語的布盧爾氏法策劃巧妙的層疊式柱色譜法出口條款額節分子束複合輥光阻鍋爐水處理過鞣的赫頓過程語言胡費蘭德氏散劑回動機構甲基三氨基三苯甲烷講情繳稅日程表晶格形變進口證明書庫契鹼硫酸小檗鹼内分泌機能減退的認領人松柏綱縮聚翠藍I5G特派使團提前償付條款烷基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