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ollecting agent; collector
捕收劑(英文:Collector)是礦物浮選工藝中的關鍵化學試劑,其功能是通過選擇性吸附改變目标礦物表面疏水性,促使其與氣泡結合實現分離。根據礦物加工領域的權威文獻,該術語的定義包含三方面特性:
化學屬性 主要成分為含硫/氧極性基團的有機化合物,如黃藥類(Xanthates)、脂肪酸類。以丁基黃藥(C4H9OCSSNa)為例,其結構式為: $$ CH_3CH_2CH_2CH_2-O-CSS^-Na^+ $$
作用機理 通過化學吸附或物理吸附覆蓋礦物表面,降低固-液界面能。《冶金工程手冊》指出該過程符合朗缪爾吸附模型,吸附強度與礦物晶格參數、溶液pH值直接相關。
工業應用 中國礦業大學選礦實驗數據顯示,銅礦浮選中戊基鉀黃藥捕收劑可使精礦品位提升12-15%,回收率達到92%以上。主要應用于硫化礦、氧化礦及稀有金屬礦的選别作業。
該術語的權威解釋可參考美國礦業、冶金和勘探協會(SME)發布的《礦物加工技術》第8版,以及中國國家标準化委員會頒布的《浮選藥劑術語》(GB/T 15924-2010)。
捕收劑是浮選工藝中的關鍵藥劑,主要用于通過改變礦物表面性質實現目标礦物與脈石的分離。以下從定義、作用機制、分類及應用三方面詳細解釋:
捕收劑是一類能選擇性吸附在礦物表面并增強其疏水性的化學藥劑。其核心功能是讓目标礦物更易附着在氣泡上,從而通過氣泡上浮實現分離。例如,在硫化礦浮選中,黃藥類捕收劑可優先吸附在硫化礦物表面。
硫化礦捕收劑
氧化礦捕收劑
非極性礦物捕收劑
捕收劑的選擇需結合礦石性質、礦漿環境及經濟性。例如,黑藥類比黃藥類選擇性更好但成本較高(),而脂肪酸類易受鈣鎂離子幹擾,常需添加調整劑()。
更多分類細節(如陽離子型、兩性型)及具體應用案例可通過權威文獻進一步查閱。
奧螯合指示劑半履帶車邊界測試丙型鍊球菌捕獲物獎金齒頂唇釉溝帶假色的彈性供給大體構造的德國的段數據緩沖器獨立噬菌體反饋抑制谷氨酸發酵合并銷貨成本表後繼性運動花蝮蛇進口拍賣拟孕酮的親核性親自出庭人為變量散去生活征手術狂四價鉑的外胎成型委任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