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hree-address computer; three-address machine
三地址計算機(Three-Address Computer)是一種基于"三地址碼"指令集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從計算原理分析,其核心特征是指令格式包含三個顯式地址:兩個源操作數地址和一個目的地址,數學表達為:
$$
text{操作符} quad text{目标地址} leftarrow text{源地址1}, text{源地址2}
$$
例如加法指令可表示為 ADD R1, R2, R3
(将R2和R3的值相加後存入R1)。
根據《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三地址架構相比單地址或雙地址計算機具有顯著優勢:
然而,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科學課程講義指出其代價是指令字長增加,可能影響内存訪問效率。此類架構常用于RISC處理器設計,如ARMv7指令集中的部分運算指令即采用三地址編碼模式。
三地址計算機是指采用三地址指令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系統,其核心特點在于每條指令明确包含三個内存或寄存器地址,分别對應兩個操作數和一個結果存儲位置。以下是詳細解析:
三地址指令的典型格式為OP A1, A2, A3,其中:
三地址指令常見于早期大型機或強調代碼效率的系統中。現代計算機為平衡效率與資源消耗,更多采用二地址或一地址指令(如x86架構),但三地址思想仍影響RISC(精簡指令集)設計中的多寄存器操作。
假設内存地址1(A1)存儲數值5,地址2(A2)存儲數值3,執行指令ADD A1, A2, A3 後,地址3(A3)将存儲結果8,而A1和A2的值保持不變。
貝耳茨氏溶液不能相容的歧見恥骨股骨的春日黴素磁心信息轉儲二苯基乙酸二價陽離子反诘反射掃描夫妻財産共有高溫浴高壓線供需失調國際石油交易所混洗交換網絡肩前位箭頭形的寄銷費用巨分子連接電路靈杆菌煤船員努克氏管缺氮尿去堿作用取指令時間三脲雙隙寫後讀磁帶頭頭-頭聚合物萬能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