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s-heat-treated
heat treatment
【化】 heat treating; heat treatment; thermal treatment
state; condition; fettle; position; predicament; status
【計】 behaviour; S; ST; state; status; transient regime
【醫】 asiminine asis; condition; etat; sirupus ferri jodati; state; status
【經】 state
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熱處理狀态"(Heat Treatment Condition)指金屬材料經過特定加熱、保溫和冷卻工藝後所達到的微觀組織與性能狀态。該術語的英文對應表述為"Heat Treatment Condition" 或"Heat Treatment State",常見于材料技術規範、檢測報告及國際标準中。
工藝過程特征
熱處理狀态涵蓋退火(Annealing)、淬火(Quenching)、回火(Tempering)、正火(Normalizing)等工藝。例如:
微觀組織表征
不同狀态對應特定金相組織,如:
組織特征直接影響材料的力學性能(如硬度、強度、延展性)。
國内外标準對熱處理狀态有統一編碼:
用字母代號标識,如“C”表示淬火,“Y”表示時效處理。
采用“T”系列代號(如T6為固溶+人工時效)。
定義國際通用熱處理工藝符號體系,促進跨國技術協作 。
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領域,熱處理狀态是材料選型的核心參數:
依據《GB/T 13298金屬顯微組織檢驗方法》,通過金相顯微鏡驗證組織是否符合狀态要求 。
權威文獻參考
- 《材料科學與工程百科全書》(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編),熱處理工藝卷,科學出版社.
- ASM Handbook Vol.4: Heat Treatment (ASM International, 2018).
- GB/T 12603-2022《金屬熱處理工藝分類及代號》.
- ISO 4885:2023 Ferrous materials—Heat-treatments—Vocabulary.
熱處理狀态是指金屬材料經過不同熱處理工藝後所達到的特定性能或組織狀态,通常用代號表示以區分其加工和性能特點。以下是主要狀态代號及其解釋:
F(自由加工狀态)
材料在成型過程中未受特定加工硬化或熱處理控制,力學性能不作規定,適用于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場景。
O(退火狀态)
通過完全退火處理,消除内應力并細化晶粒,使材料獲得最低強度和較高塑性,常用于改善加工性能或為後續處理做準備。
H(加工硬化狀态)
通過冷變形(如冷軋、冷拉)提高材料強度,可能伴隨低溫退火以調整性能。代號後需附加數字表示硬化程度(如H12、H24)。
熱處理狀态通過代號系統化标識材料的加工曆史和性能特征,是工業生産中确保零件功能性和可靠性的關鍵依據。如需完整代號體系,可參考的《熱處理狀态代號及意義》文檔。
安果斯都拉樹皮薄片狀墊保險契約者悲劇性的出口退稅地茶酸碲酸鹽對裂燃料多地址二乙酰酚靛紅反交易肥厚性頸部硬脊膜炎幹涉濾光片國家的連續性海事仲裁磺胺類澆口夾指刑具肌結構的咀嚼力拒受硫化促進劑DM名士鉛浴槽設計制度失業期間隨正文移動微觀經濟學魏夏特氏試劑未馴化的活性污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