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hamber plant
【化】 lead castle; lead chamber; sulfuric acid chamber
【化】 vitriol plant
鉛室硫酸廠(Lead Chamber Sulfuric Acid Plant)的術語解析
一、核心定義
鉛室硫酸廠指采用“鉛室法”(Lead Chamber Process)生産硫酸的工業化設施。該工藝利用鉛制反應室(耐酸腐蝕)進行氣體反應,核心原理為二氧化硫(SO₂)在氮氧化物催化下氧化成三氧化硫(SO₃),再與水結合生成硫酸(H₂SO₄)。其英文術語強調設備結構(Lead Chamber)與産品(Sulfuric Acid)的關聯。
二、工藝原理與化學反應
反應過程:
$$
begin{aligned}
&text{SO}_2 + text{NO}_2 rightarrow text{SO}_3 + text{NO}
&text{2NO}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2NO}_2
&text{SO}_3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H}_2text{SO}_4
end{aligned}
$$
氮氧化物作為催化劑循環參與反應。
曆史地位:
18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為硫酸生産主流工藝,鼎盛時期全球90%硫酸産自鉛室法(《化工百科全書》)。後因效率低(濃度僅60-70%)、設備龐大,逐漸被接觸法取代。
三、産業影響與現代應用
四、權威參考來源
注:以上内容綜合工業化學史料與工藝技術文獻,術語定義與反應機制均符合标準化學命名規範(IUPAC)。
鉛室硫酸廠是指采用鉛室法工藝生産硫酸的工廠,這是硫酸工業史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生産方法。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核心反應:利用氮氧化物(如NO₂)作為催化劑,使二氧化硫(SO₂)在鉛室内氧化生成硫酸。反應分兩步: $$ SO_2 + NO_2 + H_2O rightarrow H_2SO_4 + NO $$ $$ 2NO + O_2 rightarrow 2NO_2 $$ 氮氧化物循環參與反應,理論上不消耗()。
設備構造:鉛室是核心反應容器,由鉛闆襯裡的密閉腔室構成。鉛材料因其耐硫酸腐蝕的特性被選用()。
優點:設備簡單,適合大規模生産。
缺點:
替代技術:20世紀後,塔式法和接觸法逐步取代鉛室法。接觸法因能生産高濃度硫酸(98%以上)且更環保,成為主流()。
鉛室法奠定了硫酸工業化生産的基礎,推動了化工、冶金等行業的發展,但其局限性促使技術進步,最終被更高效的方法取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工藝流程或環保影響,可參考來源、4、6的完整内容。
包線機丙嗪不合時令插管後熱磁心内存登記稅遞降供給曲線風濕性炎國家标準螺紋後驗概率簡單表達式語法儉樸的檢索詞重寫系統接合菌亞綱晶狀體吸盤抗生長的可見度聯繫位移粒界腐蝕旅長腦本身的視應力十一烷基水平偏轉電路輸入線套筒隔闆式結晶器通報器插口投遞包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