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lane-earth attenuation
flat ground
【電】 plane earth
attenuation; damp
【計】 attenuate; attenuation; damping
【醫】 attenuate; attenuation
"平地衰減"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應用于聲學、無線電傳播或工程領域,其核心含義是指在平坦地形條件下,信號(如聲音、電磁波等)隨傳播距離增加而發生的強度減弱現象。從漢英詞典角度可拆解解釋如下:
平地 (Píngdì)
指無明顯起伏或障礙物的水平地表環境。在專業語境中強調傳播介質的均勻性。
英譯:Level ground / Flat terrain
衰減 (Shuāijiǎn)
指信號在傳播過程中因能量擴散、介質吸收或散射導緻的強度遞減。
英譯:Attenuation
組合釋義:
在平坦開闊地帶,信號因自然擴散和介質損耗導緻的規律性強度下降,區别于複雜地形(如山丘、建築群)引起的非均勻衰減。
聲學領域
交通噪聲預測中,平地衰減模型用于計算公路、鐵路噪聲隨距離的遞減率。例如,ISO 9613-2 标準中定義了平坦地形的聲衰減算法。
英譯:Ground attenuation in noise mapping
無線通信
電磁波在平原地區的傳播損耗計算需考慮地表反射和大氣吸收,如自由空間路徑損耗(Free Space Path Loss, FSPL)公式:
$$ Lp = 32.44 + 20log{10}(d) + 20log_{10}(f) $$
其中 (d) 為距離(km),(f) 為頻率(MHz)。
聲學标準
《聲學 戶外聲傳播的衰減 第2部分:一般計算方法》(ISO 9613-2:1996)明确規定了平坦地形的衰減系數計算方式。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無線電工程
國際電信聯盟(ITU)建議書 ITU-R P.525 提供了自由空間及平地傳播的衰減模型。來源:ITU-R 無線電通信部門。
環境噪聲控制
《環境噪聲控制工程》(洪宗輝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章詳細論述了不同地形條件下的噪聲衰減規律,包括平地模型應用案例。
: 洪宗輝. 環境噪聲控制工程(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定義簡述 |
---|---|---|
平地衰減 | Ground attenuation | 平坦地表環境下信號隨距離的規律性減弱 |
幾何擴散衰減 | Geometrical spreading loss | 因波陣面擴大導緻的能量分散(主要衰減機制) |
大氣吸收衰減 | Atmospheric absorption loss | 空氣分子對聲波/電磁波的吸收(高頻信號顯著) |
地表效應 | Ground effect | 地面對聲波的反射與幹涉作用(影響低頻傳播) |
注: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介質屬性(如空氣濕度、土壤類型)修正理論模型。
“平地衰減”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通信和電子工程領域,指電磁波或電信號在平坦地面傳播過程中因介質吸收、反射等因素導緻的信號減弱現象。以下是詳細解析:
在電學場景中,平地衰減(plane-earth attenuation) 特指電磁波在平坦地形傳播時産生的能量損失。這種衰減主要由兩個因素引起:
計算公式:常用平面大地傳播模型計算,典型公式為: $$ L = 40 log{10}(d) - 20 log{10}(ht) - 20 log{10}(h_r) $$ 其中d為傳輸距離,h_t、h_r為發射/接收天線高度
應用場景:無線通信基站選址、雷達系統設計、衛星地面站建設等需要評估地形對信號影響的場景
普通衰減(attenuation)泛指信號在傳輸中的任何能量損失,而平地衰減強調:
建議通過IEEE通信協議文檔或《電波傳播理論》等專業文獻獲取更詳細的數學模型和實測數據。如需具體工程計算案例,可進一步說明應用場景。
爆發壓力标記移位命令鼻甲切開術操作數延遲時間初值定義的雌性先熟等效電位源碘山┵酸鈣動作線圈非晶性聚烯烴糞内寄生的國内生産總值國内稅收基金合并記帳滑雪甲基四氫化煙酸減震縫角衡量交換分配單位記錄靈敏度基左矢卡必醇倫敦外彙市場密度分離冥思苦想尿嘧啶核配子發生的膨結科生成函數比水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