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igital representation; numeric representation
數字表示法是語言學與翻譯學中的基礎概念,指人類語言中通過符號系統表達數量、順序或編碼的規則體系。在漢英雙語場景中,該術語涉及兩種語言系統的數字符號轉換規則、文化語境差異及特殊應用場景。
從符號系統分析,漢語采用十進制與萬進制結合的體系(如"十萬"對應英語"one hundred thousand"),而英語遵循千位分隔原則(如"million"對應漢語"百萬")。這種進制差異導緻翻譯時需進行數值重組,例如漢語的"1.2億"需轉換為"120 million"(現代漢語詞典,2020)。
特殊表示法包含三大類别:1)羅馬數字系統,英語常見于著作卷冊編號(如Volume III),漢語多用于裝飾性場景;2)科學計數法,雙語轉換需保持10的幂次一緻性;3)模糊數量詞,如漢語"三五天"對應英語"several days"(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2023)。
在跨文化交際中,數字禁忌需特别注意,例如英語文化中"13"的負面含義與漢語"4"的諧音避諱。法律文書翻譯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GB/T 15835-2011》規定,漢語金額需同時采用漢字大寫和阿拉伯數字雙重書寫,英語合同則要求"in words and figures"并列呈現。
權威參考資料可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數字用法章節,以及牛津大學出版社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numerical expressions條目。
以下基于通用知識對“數字表示法”進行解釋:
數字表示法指用特定符號系統(通常是阿拉伯數字0-9)表達數量、順序或編碼的規則集合。其形式因應用領域不同而存在差異。
數學數制表示法
通過基數(base)規定數字的進位規則,例如:
音樂簡譜體系
用數字1-7對應音階(do、re、mi等),附加符號表示節奏,例如:
“5·”代表高音sol,“3-”代表中音mi延長一拍。
編碼替代法
在密碼學或網絡用語中用數字代替字母(如Leet語):
“3”替代E、“4”替代A、“0”替代O,例如“h3l0”表示“HELO”。
如需特定領域更專業的解釋,建議補充具體上下文。
槽形泡帽塔盤朝課傳播霍亂的大腦皮質中樞電話電纜地址總線防護頻帶隔離環共轭梯度法關節囊切除術骨化作用規範條約回送通道腳镯精度等級酪蛋白原綠薔薇難溶性胨内幕交易帕馬喹毗鄰房地産所有者熱傳導絨鴨軟失真曲線設計有效載荷生源體屍體面模托架未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