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ook-binding leather
book; letter; script; write
【化】 upper leather
書面革(Bookbinding Leather)是皮革加工中的專業術語,特指經過特殊鞣制、壓光等工藝處理的皮革,其表面平整光滑、質地緊實,專用于書籍封面、高檔文件夾、證書封套等文教用品制作。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中英對照定義
書面革在《漢英綜合大詞典》中被定義為“裝訂用皮革”,對應英文術語為“Bookbinding Leather”或“Binding Leather”。其核心特征為:
來源:《漢英綜合大詞典》(第3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p. 1743
工藝要求
書面革需通過鉻鞣或植鞣工藝實現低伸縮率,再經壓延機高溫壓光形成鏡面效果。根據《皮革工業手冊》,其理化指标要求包括:
來源:《皮革工業手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年,p. 289
核心用途
主要用于古籍修複、精裝書封面、法律文書封套及紀念冊制作,因其耐磨損、防潮特性可長期保存。例如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中心規定,一級文物修複必須使用無塗飾植鞣書面革。
材質分類
類型 | 原料皮 | 特性 |
---|---|---|
植鞣書面革 | 小牛皮/山羊皮 | 天然紋理,易燙金 |
鉻鞣書面革 | 綿羊皮 | 色彩鮮豔,成本較低 |
數據來源:中國皮革協會《專用皮革分類指南》
我國對書面革的質量執行QB/T 5073-2016《裝訂用皮革》行業标準,規定其:
标準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書面革”可理解為“書革”,指古代書寫在皮革上的文字形式,其核心含義如下:
基本構成
曆史應用
古代皮革經過鞣制後,質地堅韌,可用于記錄文字,類似于簡牍或帛書。例如《周禮》提到“冬斂革”,說明皮革在禮儀和實用場景中的重要性()。
需注意,“書革”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更多出現在古籍或專業文獻中。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說文解字》及《周禮》相關記載()。
白屈菜屬胞苷三磷酸超聲萃取恥骨膀胱韌帶磋商膽汁閉止等長收縮間期杜克雷氏菌苗發出銀行芳族堿公羊故障條件活性漂白土甲磺酸勒吉廷假輪廓介質滞後開玩笑的空氣乙炔熔理論形成平衡接收法鲭精蛋白氰酯全周倒轉裝置閃白放線菌設計公式舌下沉蝕損施特呂姆佩耳氏反射疏松結合調節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