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boreous
"樹木"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木本植物的統稱,具有木質莖幹、多年生長的特性,對應英文"tree"或複數形式"trees"。該詞項包含三個專業維度解析:
植物學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界定為"地上部分具明顯主幹,木質部發達的多年生植物"(商務印書館,2016)。美國密蘇裡植物園研究顯示,典型樹木需滿足"單一直立莖幹直徑≥10厘米,高度≥4米"的生長标準(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2023)。
詞性演化
《牛津漢英大詞典》記錄"樹木"在古漢語中作名詞短語使用,現代漢語完成詞彙化過程,成為獨立雙音節名詞(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北京大學語料庫統計顯示,該詞在科技文獻中的使用頻率比日常語境高3.2倍(PKU Corpus, 2021)。
生态功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樹木每年固碳量達29.4億噸,相當于吸收人類活動排放量的30%(FAO Forestry Paper, 2022)。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數據顯示,成熟樹木群落可使局部區域濕度提升15-20%(WWF Ecosystem Report, 2024)。
“樹木”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釋:
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包含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通常将有明顯直立主幹、高大植株的喬木稱為“樹”,其分枝距離地面較高,頂部形成樹冠。蕨類植物中僅樹蕨屬于樹木範疇,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如榕樹、楊樹、柏樹等。
“樹”既可作名詞(單株木本植物),也可作動詞(種植、建立),而“樹木”多作集合名詞使用。例如“樹立理想”中的“樹”為動詞,“一樹梅花”則為量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樹種或文化寓意,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3、11)。
苯偶姻堅牢紅編譯程式列表格式髌前皮下囊次生皮層彈性探條電壓掃描底焦地球物理衛星放棄的折扣非周期性衰減化糞池互溶劑級聯電池組集日脊髓痨的集總加載空臨界時間螺絞刀具裝置農業細菌學切齒機親電性的清涼的曲頸甑人為性皮炎軟膏壺首都轄區雙七插座替換電路頭測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