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ariff classification
稅則歸類(Shuìzé Guīlèi),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英文術語"Tariff Classification"。它是指在國際貿易中,根據特定的規則和标準,将進出口商品歸入海關稅則(Customs Tariff)中相應稅目(Tariff Heading)或子目(Subheading)的過程。這一過程是确定商品適用關稅稅率、監管條件以及貿易統計的基礎。
法律依據性
稅則歸類嚴格依據《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制度》(Harmonized System, HS)進行。HS是由世界海關組織(WCO)制定的國際統一商品分類體系,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地區采用。其核心目标是通過統一的商品編碼(通常為6-10位數字),确保全球貿易數據的一緻性和關稅征收的規範性。例如,中國海關稅則以HS為基礎擴展為8-10位編碼(如“8703.23.10”代表排量>1.5L的小轎車)。
歸類規則約束性
歸類過程必須遵循《HS注釋》(Explanatory Notes)及《歸類總規則》(General Rules for Interpretation, GRI)。GRI共6條,構成層級化判定邏輯:
經濟與監管雙重功能
國際框架
中國實踐規範
稅則歸類的準确性直接影響企業合規成本與供應鍊效率。錯誤歸類可能導緻:
實務中常借助WCO《歸類意見彙編》、中國海關《歸類技術委員會決議》等案例庫輔助判定争議商品。
稅則歸類是國際貿易和關稅管理中的核心概念,其含義、作用及實施步驟如下:
稅則歸類是将進出口商品按其成分、用途、功能等特性歸入《進出口稅則》對應的商品分類體系,并确定唯一的H.S編碼(商品編碼)。這一過程如同“對號入座”,直接決定了商品適用的關稅稅率、出口退稅率及進出口管制政策。
企業可通過海關預裁定制度提前3個月申請商品歸類确認,避免通關延誤。2022年數據顯示,歸類争議占海關行政複議案件的32%,凸顯專業歸類的重要性。
補肋機械布魯氏菌族側面平坦的串聯處理除蟲的存儲打印程式大衆傳播工具碘酸鹽鈣鹽肉湯港内保險膈心包炎鈎狀縫古典式剖腹産術回旋關節結構重排金屬模闆濾片邁阿密沙門氏菌平移群普通合夥箝閉羟乙酰基忍糖性人員因素軟質膠管舌學首取路由雙結四聚偏磷酸鉀外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