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收入分配規律英文解釋翻譯、收入分配規律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law of income distribution

分詞翻譯:

收入的英語翻譯:

earning; include; income; ingather; ingathering; means; receipt; revenue
【醫】 admit
【經】 earnings; incomings; proceeds; receive; revenue income; takings

分配的英語翻譯:

allocate; allot; assign; consign; disburse; dispense; distribute; portion
【計】 ALLOC; allocate; allocating; assignation; distributing point
【化】 distribution
【醫】 distribution; partition
【經】 absorb; allocate; allocation; allotment; apportionment; assign
assignation; distribute; distribution; repartition

規律的英語翻譯:

disciplinarian; law; orderliness; regular pattern; rule
【醫】 rule
【經】 law

專業解析

收入分配規律(Income Distribution Law)是指在社會生産過程中,勞動成果(國民收入)在不同生産要素所有者(如勞動力、資本、土地等)之間進行分配的客觀經濟法則。其核心在于揭示價值創造與價值分配的對應關系,以及影響分配公平與效率的内在機制。以下是基于經濟學原理的權威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理論基礎

  1. 按生産要素分配

    在市場經濟中,收入分配遵循"生産要素貢獻論",即勞動力獲得工資、資本獲得利潤、土地獲得地租。這一規律由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提出,後由新古典學派完善。現代經濟學認為,要素報酬取決于其邊際生産力(Marginal Productivity),即每增加一單位要素投入所創造的額外價值。

  2. 剩餘價值分配(馬克思主義視角)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收入分配本質是剩餘價值的瓜分:勞動者僅獲得維持生存的工資,而資本家通過占有剩餘價值實現資本積累,揭示了分配失衡的階級性根源。


二、影響分配公平的關鍵機制

  1. 市場機制與政府幹預

    初次分配由市場供需決定要素價格,但可能因壟斷、信息不對稱等導緻貧富分化。再分配環節(如稅收、社會保障)通過政府調節縮小差距。世界銀行研究顯示,累進稅制和社會轉移支付可使基尼系數下降0.15-0.25點。

  2. 技術進步與全球化效應

    技能偏向型技術變革(如人工智能)擡高高技術勞動者收入,而全球化加劇發達國家低技能崗位流失。據IMF統計,1980-2020年,全球前1%人群收入份額增長60%,中等收入群體占比萎縮。


三、中國語境下的實踐原則

  1.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中國憲法明确"按勞分配"為社會主義分配制度基礎,同時允許資本、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旨在兼顧效率與公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六條)。

  2. 共同富裕導向的政策框架

    "十四五"規劃提出優化收入分配的三層路徑:

    • 初次分配提高勞動報酬占比;
    • 再分配強化稅收、社保調節功能;
    • 三次分配發展慈善等社會力量(國務院《"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

權威參考文獻

  1. 生産要素分配理論:Samuelson, P. A., & Nordhaus, W. D. (2010). Economics (19th ed.). McGraw-Hill.
  2. 剩餘價值理論:馬克思. (1867). 《資本論》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3. 再分配效應研究:World Bank. (2020). 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Report. 鍊接
  4. 全球化與不平等:IMF. (2021). World Economic Outlook: Managing Divergent Recoveries. 鍊接
  5. 中國憲法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018修正).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鍊接
  6. 共同富裕政策:國務院. (2021). 《"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 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收入分配規律是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國民收入在不同群體、階層或生産要素之間分配的客觀原則和機制。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與層次劃分
    收入分配分為兩個層次:

    • 初次分配:發生在生産部門内部,根據生産要素(勞動、資本、技術等)的貢獻進行分配。例如勞動者獲得工資,資本所有者獲得利潤,政府通過間接稅參與分配。
    • 再分配:通過稅收、社會保障等手段對初次分配結果進行調整,以促進社會公平。例如個人所得稅、社會福利支出等。
  2. 分配原則

    • 效率優先:初次分配強調按生産要素的貢獻分配,激勵生産效率提升。
    • 公平調節:再分配通過政府幹預縮小收入差距,例如高收入者繳納更多稅款,低收入者獲得補貼。
  3. 主要形式與手段

    • 初次分配形式包括工資、利潤、利息和租金;
    • 再分配手段涵蓋稅收(如所得稅、遺産稅)、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
  4. 規律的作用與目标
    合理的分配規律需平衡效率與公平:

    • 效率保障經濟增長,公平維護社會穩定;
    • 若初次分配差距過大,再分配可通過“抽肥補瘦”實現矯正。
  5. 現實意義
    收入分配規律直接影響社會資源配置和民衆福祉。例如,中國近年通過提高個稅起征點、完善社保體系等政策優化再分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分配政策或理論模型,可參考經濟學教材或政府財政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定期遠洋貨船差壓流速計初生牙質到頭來狄克松環放射免疫化學非營利簿記副本任選改變主意何氏可塑計回複二極管膠質眼罩靜脈梗塞口腔導氣管模式處理過程内雜音農村信用合作社盤碟葡糖-6-磷酸輕質油品三相流化床賒購試生産成功甩手隨機訪問分類程式索雷氏帶湯普森氏試驗同步微處理機同等産量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