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oil post price
oil; petroleum
【化】 petroleum
【醫】 coal oil; kerosene oil; mineral glycerin; petroleum; rock oil
【經】 crude oil; petrol; petroleum
mark a price; marked price
【經】 bid; posted price; pricing
石油标價(Official Selling Price, OSP) 是石油生産國或石油公司為其出口的原油設定的官方基準價格。它不同于由市場供需實時決定的現貨價格或期貨價格,而是由賣方(通常是産油國政府或國家石油公司)根據特定公式或參考基準(如布倫特原油、迪拜原油價格)定期公布的價格,作為長期合同或特定區域原油交易的定價基礎。在漢英詞典中,該術語通常直譯為Official Selling Price (OSP) 或Posted Price。
官方定價屬性
石油标價是賣方單方面設定的基準價,反映了生産國對原油價值的官方認定。它通常用于政府間長期協議或特定買方合約,而非公開市場交易。例如,中東産油國(如沙特、伊拉克)每月會公布其銷往不同地區的原油OSP,作為合同結算依據 。
定價參考基準
OSP的制定常挂鈎國際主要基準油價,并考慮品質差異和地域因素:
與市場價格的區分
對比項 | 石油标價 (OSP) | 現貨/期貨價格 |
---|---|---|
定價方 | 生産國或國家石油公司 | 交易所市場供需決定 |
波動性 | 月度或季度調整,相對穩定 | 實時波動,受地緣政治等影響顯著 |
用途 | 長期合同結算、稅收計算依據 | 短期現貨交易、金融衍生品标的 |
經濟與政策意義
石油标價直接影響産油國的財政預算和國際收支平衡。例如,部分國家以OSP為基礎計算石油出口稅和特許權使用費,其調整可能反映産量政策或地緣戰略意圖 。
權威參考來源
石油标價是一個與石油稅收相關的專業術語,其核心含義和特點如下:
石油标價又稱“石油稅收參考價格”,是石油生産國政府為向在該國開采石油的外國公司征稅而制定的基準價格。它并非實際市場交易價格,而是作為計算稅款(如油礦土地稅、石油稅)的依據,稅收總額通常占标價的60%左右。
20世紀70年代,石油輸出國通過奪回石油标價權,大幅提高标價,直接催生了“石油美元”體系,對全球金融市場産生深遠影響。
主要用于:
通過這種機制,産油國能更有效地控制資源收益,而企業則需基于标價進行成本核算。實際應用中,不同國家可能根據原油類型(如輕質/重質、含硫量)設定差異化标價。
不進行賄賂活動的宣誓層合雲母闆傳輸方案初失敗大謬不然多重反應房屋管理人非運動相複合語句負荷自動調節裝置固定支出化學動力體系堿性高錳酸鹽滴定法澆桶加溫設備機電工業技術開發居裡氏定律可銷售的産品成本總額礦工眼球震顫肋切迹瀝青針入度試驗硫化鎳募損者情同手足缺口試棒熱磁分析神經甙脂斯凱勒思氏療法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