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聽審英文解釋翻譯、聽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oyer
【法】 hear; hearing trial; oyer; sit at session

分詞翻譯:

聽的英語翻譯:

audition; hear; let; listen to; obey
【醫】 audio-; audition; auditus; hearing

審的英語翻譯:

careful; examine; interrogate; know

專業解析

聽審(tīng shěn)作為法律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司法機關(尤指法院)通過正式程式聽取案件相關陳述、證據及辯論,以審查事實并作出裁決的過程。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一、中文釋義與法律内涵

  1. 司法審查活動

    指法官或合議庭在法庭上聽取當事人、證人陳述,審查證據材料,并進行質證、辯論的訴訟環節。強調程式的正式性與裁決的權威性,區别于非正式的“聽取意見”。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第二十二條(法庭審理程式規定)

  2. 動态程式性特征

    突出“聽”與“審”的結合:“聽”指主動接收信息(如證言、辯論),“審”指對信息的法律審查與判斷,體現司法權行使的完整過程。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二、英文對應翻譯與術語辨析

  1. Hearing

    最常用譯法,泛指各類正式司法或準司法聽證程式(如預審聽證 preliminary hearing、上訴聽證 appeal hearing)。

    例: The court will hold a hearing to review the new evidence.(法院将舉行聽審以審查新證據。)

  2. Trial

    特指包含完整舉證、質證、辯論環節的正式庭審,與“聽審”在狹義上可互換,但“trial”更強調終局性裁決階段。

    例: The trial lasted three days before the verdict was reached.(聽審持續三天後達成裁決。)

  3. Adjudicative Proceeding

    學術語境中的規範譯法,強調程式中的裁判性質,常見于行政法或國際法文本。


三、關鍵術語擴展


四、典型應用場景

  1. 民事訴訟:證據交換後的正式庭審環節(《民事訴訟法》第138條)。
  2. 行政訴訟:法院審查行政機關行為合法性的必經程式(《行政訴訟法》第68條)。
  3. 仲裁程式:仲裁庭聽取雙方陳述以作出裁決(如《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仲裁規則》第17條)。

參考文獻

  1. 《元照英美法詞典》,法律出版社,2017年。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報,2018年修訂版。
  3.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聯合國條約集,第999卷,1976年生效。
  4. 《行政訴訟法釋義》,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

網絡擴展解釋

“聽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細微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聽取審查或審判
    指在司法或行政程式中,相關機構(如法院)通過聽取各方陳述、證據後作出裁決。現代法律場景中,常指案件審理的正式流程。例如:“最高法院聽審一件重要案件。”

  2. 等待審判
    在部分語境中,也可表示當事人或證人等待接受審訊或判決的狀态。例如:“被告需按時出庭聽審。”


二、詳細解析

  1. 詞源與結構

    • 由“聽”(接受、判斷)和“審”(審查、審判)組成,強調通過聆聽與審查作出判斷。
  2. 古籍中的用法

    • 古代文獻中多指“參與審訊”或“聽候判決”。例如《儒林外史》提到“挂牌,第三日午堂聽審”。
  3. 現代法律場景

    • 通常指法庭審理過程,包括舉證、辯論等環節,最終形成裁決。

三、用法示例

  1. 司法程式
    • “此案将于下周聽審,雙方需提交證據。”
  2. 文學描述
    • “李老實大聲叫屈,堂外聽審的衆人議論紛紛。”(出自《查字典》例句)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術語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司法案例。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八氫化萘存儲緩沖器錯誤檢驗與控制單元引用定期測驗惡罵浮船鑽井浮頂或彈性頂油罐腹膜外層炎磺化劑回轉磁性加合化合物頰舌平面甲氧苄啶絕非可調電容器老化砂氯壬烷脈壓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模闆宏木痛科齧蝕狀的竊盜未遂認擔費用等級三碘苯氧丁酸生效日期蘇爾放大器停機檢修時間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