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class of contribution
admit; identify; know; recognize
dan; load; take on
【經】 picul
charge; cost; expenditure; expense; fare; fee; outlay; rate
【經】 charge; charges; cost; expenditure; expense; outgoings; outlay
rank; scale; grade; notch; rate; social estate; step
【化】 scale
【醫】 level
【經】 class; classification; grade; rank
認擔費用等級是涉外法律及商務合同中常見的關鍵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合同一方承認并承擔特定分類标準下的費用責任。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分層解析:
認擔(Rèn Dān)
對應英文"Undertake/Accept Liability",強調主動承認并履行責任的行為。在《元照英美法詞典》中定義為"自願承擔法律義務"(尤指金錢給付義務)[參考:薛波.《元照英美法詞典》. 法律出版社, 2003年, ISBN 9787503633520]。
例:保險合同中投保人認擔保費支付義務。
費用等級(Fèi Yòng Děng Jí)
英文譯為"Cost Tier/Expense Classification",指按預設标準(如金額、類型、緊急程度)劃分的費用層級。《牛津法律詞典》明确其功能為"通過分類實現費用分配的透明性與可預期性"[參考:Oxford Reference. A Dictionary of Law. 2023版]。
該術語高頻出現在以下領域:
需區别于相近概念:
權威提示:該術語效力取決于合同明示條款,未明确分類時適用《合同法》第61條(補充協議或交易習慣)[參考: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以上解析綜合法律典籍、國際規則及中國立法實踐,為術語的權威性解釋。
“認擔費用等級”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結合搜索結果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認擔
指承認并承擔責任或費用()。其中“擔”在漢語中核心含義為用肩膀挑物,引申為承擔、負責,如“擔負風險”“擔任職務”()。
費用等級
指費用劃分的不同級别,常見于物業管理等領域。例如物業費分為四個等級,收費标準從1.00元/月·平方米到0.35元/月·平方米不等()。
該詞可能指根據特定标準劃分的費用承擔級别,常見于合同或管理規範中。例如電力領域可能按設備使用強度劃分不同費用分攤等級(參考的低權威性描述)。
該術語的具體定義需結合行業背景确認,建議查閱相關領域的官方文件或合同條款以獲取精準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