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對多度;元素豐度
Helium's rarity on Earth and relative abundance in America are cosmic and planetary accidents.
氦在地球上存量稀少,而在美國相對豐富,這與宇宙和行星的形成過程是有關的。
The dinucleotide signature is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ll 16 dinucleotides in a sequence.
二堿基指紋是指全部1 6種二堿基組合在一個序列内的相對豐度。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nuclear isotopes in the material could reveal additional clues.
物質中不同核同位素的相對豐度能夠提供更多的線索。
Metallicity is a measure of the relative abundance in a star of elements other than hydrogen and helium.
金屬豐度是對恒星内除氫和氦之外元素的相對豐度的度量(天文學中比氦重的元素都叫金屬。——譯者注)。
Due to the stability of feature and relative abundance of information, the latter becomes the hotspot of the research.
而由于特征的穩定性以及其具有較豐富信息的特點,基于特征的影象匹配成為了匹配研究的熱點。
|abundance of the elements/elemental abundance;相對多度;元素豐度
"相對豐度"(relative abundance)是一個在生态學、統計學、化學等多個學科中廣泛使用的術語,其核心含義是指某個特定項目(如物種、同位素、元素等)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或百分比,而非其絕對數量。它強調的是相對于整體或其他組成部分的占比關系。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與應用場景:
生态學中的核心概念:
$$
text{物種A的相對豐度} = frac{text{物種A的個體數量}}{text{群落中所有物種的個體總數量}} times 100%
$$
其他學科中的應用:
權威參考來源:
相對豐度是一個表達比例關系的度量,核心在于計算部分相對于整體的占比。在生态學中,它是理解群落結構和生物多樣性的基石;在其他科學領域,它同樣用于描述混合物中不同組分的構成比例。理解相對豐度有助于揭示系統内部的組成模式和動态變化。
"Relative abundance"(相對豐度)是一個跨學科術語,在不同領域有具體含義,以下是主要解釋方向:
1. 生态學與生物學 指某一物種在特定群落或生态系統中占所有物種個體總數的比例。例如:若森林中有100棵樹,其中60棵是松樹,則松樹的相對豐度為60%。該指标用于分析生物多樣性、群落穩定性及物種分布。
2. 化學與同位素研究 表示某種同位素在自然存在元素中的占比。例如:碳元素中碳-12的相對豐度約為98.9%,碳-13約為1.1%。這對放射性測年、環境追蹤等研究至關重要。
3. 統計學與數據分析 指某類别在數據集中出現的頻率占比。例如:分析網購用戶年齡分布時,20-30歲群體占總樣本的45%,即為該年齡段的相對豐度。
應用場景
若需特定領域的深入解釋,可補充說明應用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