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rəˈtektərət/ 美:/'prəˈtektərət/
複數 protectorates
n. 保護國;攝政政體;攝政職位;攝政任期
In 1914 the country became a British protectorate.
該國于1914年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Most of the weapons were confiscated by the British protectorate government of bechuanaland.
大多數武器被英國貝加納蘭保護國政府沒收。
Aden is a former British protectorate.
亞丁以前是英國的保護領地。
Brunei was a British protectorate from 1888 to 1984.
從1888年到1984年,文萊都是英國的保護國。
In 1891, Oman became a British protectorate, which lasted until 1971.
1891年,阿曼變成了英國的一個保護國,直到1971年。
保護國(protectorate)指在國際法框架下,一個主權國家通過正式條約将部分主權(尤其是外交和國防權)委托給另一強國行使的政治形态。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的定義,這種關系通常以"保護與被保護"為特征,受保護國保留内部自治權,而保護國主導其對外事務。
該制度的典型運作模式包含三個核心要素:第一,保護國通過軍事或經濟優勢對被保護國施加影響力;第二,雙方需籤訂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條約文件,例如1882年《英埃協定》确立埃及成為英國保護國;第三,被保護國的元首地位通常得以保留,如1905-1910年韓國高宗皇帝在大韓帝國時期仍保持君主名義,但實際外交權由日本掌控(《劍橋亞洲殖民史》第12卷)。
現代國際體系中,保護國制度已逐漸被聯合國托管制度取代。根據《聯合國憲章》第12章規定,托管制度旨在通過國際監督促進非自治領土逐步實現自治。當前國際法院判例中,保護國關系可能涉及特殊國際責任,如2007年《國家繼承中的國家責任條款草案》第16條特别規定了保護國對第三方造成的損害承擔連帶責任。
protectorate 是國際關系術語,主要含義如下:
指一個主權國家或地區(受保護國)被更強的國家(宗主國)通過政治、軍事或經濟手段控制,但仍保留部分自治權的形式。這種關系常見于殖民擴張時期,屬于非獨立國家的一種類型。
在曆史語境中,該詞還可指:
如需更詳細案例或曆史背景,可參考高權威性詞典及百科條目(如新東方線上詞典、搜狗百科)。
firstcarelesswrite tonegationbifurcateidealizinginestimablesciolisticcheat oninside ofkeep abreast ofmutation breedingredox titrationsets the tonesole discretionsome extentaesthetasesaleurometerantinephriticATAatrophodermatosisaxolotlhardstandhinokitiolintegraseinosclerosisiodoformmegalopygidaepyelonephritisstate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