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變柱鈾石,變柱鈾礦
Metaschoepite是一種鈾的次生氧化物礦物,化學式為(UO₂)₈O₂(OH)₁₂·10H₂O,屬于斜方晶系礦物。它通常呈黃色至橙黃色闆狀或片狀晶體,形成于鈾礦床的氧化帶中,常見于鈾礦物的風化産物中。該礦物具有玻璃光澤到珍珠光澤,莫氏硬度約為2.5-3,密度為4.8-5.0 g/cm³,在紫外線下可發出微弱熒光。
其名稱來源于比利時礦物學家Alfred Schoep(1881-1966),前綴"meta-"表示其與另一種鈾礦物schoepite的化學結構差異。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IMA)的分類,metaschoepite與schoepite的主要區别在于結晶水含量和晶體結構的穩定性。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研究指出,這類礦物在鈾礦床的表生蝕變過程中,通過鈾氧化物的水合作用形成,對研究鈾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詞源和礦物學命名規則分析,“metaschoepite”是由“meta-”前綴和“schoepite”(一種鈾礦物)組合而成的術語,其含義可拆解如下:
前綴“meta-”的含義
礦物“schoepite”的化學特性
“metaschoepite”的推斷定義
應用與注意事項
注意:以上分析基于詞根和礦物學慣例,具體定義需以學術資料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