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量化學
Macrochemistry是化學學科中一個相對傳統的術語,指在宏觀尺度下研究物質組成、反應及性質的分支領域。該概念與微觀尺度的分子化學(microchemistry)形成對比,重點關注可見量級物質(通常以克或千克為單位)的化學行為。
根據美國化學學會(ACS)出版的《化學術語詞典》,macrochemistry的核心研究對象包括:
在材料科學領域,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曾指出,macrochemistry原理在冶金工藝(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mater.0c04217)和聚合物合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79670021000028)中仍具有基礎性作用。這類研究通常涉及常規實驗設備可觀測的化學變化,與需要精密儀器的納米級化學研究形成技術互補。
需要說明的是,隨着分析儀器精度的提升,現代化學研究更注重微觀機制,但macrochemistry作為基礎方法論,仍在化學教育(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rp/d3rp00006k)和工業生産中保持應用價值。
macrochemistry 是一個由“macro-”(前綴)和“chemistry”(化學)組成的合成詞,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macrochemistry 譯為“常量化學”,屬于化學和醫藥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它指代一種宏觀尺度下的化學研究,通常涉及對大量物質(而非微量或痕量)的分析和處理,與微量化學(microchemistry)形成對比。
詞源解析
應用場景
根據權威詞典釋義,macrochemistry 強調無需借助顯微鏡或微量分析技術的實驗方法,常見于傳統化學實驗中對常量試劑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例如工業反應條件優化、藥物合成中的原料配比等。
補充說明
需注意與計算機術語“macro”(宏指令)區分,二者雖詞源相同,但應用領域完全不同。
總結來說,macrochemistry 是研究常量物質性質和反應的化學分支,適用于需要處理宏觀樣本的場景,例如教學實驗、工業化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