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hydrocorynantheine是什麼意思,dihydrocorynanthein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二氫柯楠因
專業解析
dihydrocorynantheine(二氫柯楠因)是一種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吲哚生物堿,主要存在于茜草科植物中,特别是鈎藤屬(Uncaria)植物,如鈎藤(Uncaria rhynchophylla)。其化學結構可視為柯楠因(corynantheine)的還原形式,分子式為 C₂₂H₂₈N₂O₄ 。
-
化學結構與分類:
- 它屬于柯楠烷(corynanthean)型單萜吲哚生物堿(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
- 其核心結構包含一個吲哚或二氫吲哚環與一個複雜的四氫異喹啉環系統融合而成。二氫柯楠因的特征在于其C-3和C-14位之間的單鍵連接(相對于柯楠因的雙鍵),以及C-15和C-20位之間的雙鍵。
- 結構式可表示為:
$$
ce{ chemfig{6((=O)-N(-H)-::-60(-[:60]OC(-[:120])=[:60]O)-[:300]?[a]--?[b])-[:30]?[c]-[:330]?d-[:270]?[e](-[:210]?[f]-[:150]6(-=-=--))-[:330]?[g]-[:30]?[h])} }
$$
(此為簡化示意圖,具體原子連接需參考專業文獻
-
生物活性與藥理作用:
- 鈣通道阻滞作用:二氫柯楠因是其來源植物(如鈎藤)發揮降壓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細胞上的電壓依賴性鈣通道(VDCC),減少鈣離子内流,從而引起血管舒張和血壓下降。
- 潛在的神經保護作用:有研究探讨了二氫柯楠因及其他鈎藤生物堿在神經系統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模型中的保護作用,可能涉及抗氧化、抗炎、調節神經遞質等途徑,但具體機制和臨床效果仍需深入研究。
- 其他潛在活性:傳統醫學中,含有二氫柯楠因的植物常用于治療高血壓、驚厥、頭痛等。現代研究也提示其可能具有抗心律失常、鎮靜等作用,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
研究價值:
- 作為鈎藤等傳統中藥的關鍵藥效成分,二氫柯楠因是闡明其降壓作用機理和進行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化合物。
- 其獨特的化學結構和顯著的鈣通道阻滞活性,使其成為開發新型心血管藥物或神經保護劑的潛在先導化合物。
-
來源:
- 主要天然來源是茜草科鈎藤屬植物,如鈎藤(Uncaria rhynchophylla)、大葉鈎藤(Uncaria macrophylla)等。在這些植物中,它常與其他結構相似的生物堿(如柯楠因、異鈎藤堿)共存。
參考資料來源:
- 《The Alkaloids: Chemistry and Biology》系列專著(卷75, 2016等) - 關于生物堿化學分類與活性的權威綜述。
- 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CID: 441803) -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維護的化學物質數據庫,提供化學結構、性質等信息。
-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專業期刊 - 刊載天然産物分離、結構鑒定及活性研究的原始論文(例如涉及鈎藤生物堿研究的文章)。
網絡擴展資料
"dihydrocorynantheine"(二氫柯楠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屬于生物堿類物質,以下是綜合解析:
-
基本定義與發音
該詞源自英語,音标為英[diːhaɪdrəʊkəraɪnæn'θeɪn]/美[diːhaɪdrəʊkəraɪnæn'θeɪn],中文譯為“二氫柯楠因”。名稱中的"dihydro"表明其分子結構中存在兩個額外的氫原子(即還原形式)。
-
化學屬性
- 分子式:C₂₂H₂₈N₂O₃
- CAS號:50439-68-4
- 結構特征:含吲哚并喹諾裡西啶(indolo[2,3-a]quinolizine)骨架,并包含甲氧基亞甲基、乙酸甲酯等官能團。
-
來源與用途
作為柯楠因(corynantheine)的衍生物,它可能存在于茜草科植物(如柯楠屬植物)中。生物堿類化合物通常具有神經活性或藥用潛力,但具體藥理作用需進一步研究。
-
相關同義詞
在化學文獻中可能标注為(+)-dihydrocorynantheine或使用其系統命名法名稱。
建議通過專業化學數據庫(如化源網)獲取更詳細的結構圖譜或物化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