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内科] 山黧豆中毒
“Lathyrism”是一種因長期食用山黧豆屬植物(尤其是草香豌豆,學名Lathyrus sativus)引起的中毒性疾病。其核心信息如下:
定義與病因
該病由豆類中的神經毒素β-草酰氨基丙氨酸(β-ODAP,又稱BOAA)引發,主要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緻不可逆的運動神經元損傷。
主要症狀
典型表現為下肢痙攣性癱瘓,伴隨肌肉僵硬、步态異常,嚴重時完全喪失行走能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膀胱功能障礙或感覺異常。
流行病學特征
多發生于貧困地區,尤其在幹旱或饑荒時期,因山黧豆耐旱且易種植,成為主食替代品。曆史上印度、孟加拉國及非洲部分地區曾暴發流行。
預防與治療
預防措施包括控制山黧豆攝入量(每日不超過30克)、浸泡或煮沸豆類以降低毒素含量。目前尚無特效療法,需依賴早期診斷和營養幹預。
關聯研究:有醫學假設認為,lathyrism的神經損傷機制可能與某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如ALS/PDC複合症)存在相似性,但具體關聯仍需進一步驗證。
詞性: 名詞
發音: [ləˈθaɪrɪzəm]
定義: 一種由于長期攝入含有神經毒素的鷹嘴豆而引起的神經系統疾病,表現為肌肉萎縮、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等症狀。
用法: 該詞一般用于醫學領域,用于描述由鷹嘴豆引起的神經毒素中毒。
解釋: lathyrism是由一種叫做“鷹嘴豆神經毒素”(BOAA)的毒素引起的。當人長期攝入含有這種毒素的鷹嘴豆時,毒素會影響神經系統,導緻出現肌肉萎縮、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等症狀。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該病。
近義詞: 鷹嘴豆神經病(Lathyrus sativus intoxication)
反義詞: 無
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