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不溶解性;無法解除;永續性
n.|sustainability;不溶解性;無法解除;永續性
"indissolubility"(不可解除性)是源自拉丁語"indissolubilis"的抽象名詞,指事物無法被分解、解除或破壞的本質特性。該概念在多個領域具有特殊含義:
法律領域
指特定法律關系(如合法婚姻)根據法律規定無法通過當事人單方意願解除的特性。例如《天主教教理》第1640條明确規定婚姻具有神聖的不可解除性(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1640)。
化學領域
描述物質無法通過常規溶劑溶解或常規方法分解的物理性質,如黃金在大多數酸堿環境中的穩定性(《牛津化學辭典》第6版,2008年)。
哲學領域
亞裡士多德學派用其指代形式與質料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結關系,這種聯結構成事物存在的本質(《形而上學》VII.17, 1041b)。
宗教倫理
在天主教教義中特指聖事婚姻的永久約束力,該教義認為"婚姻紐帶由天主親自建立,人不能拆散"(《天主教法典》第1056條)。
該詞在詞源上由否定前綴"in-"+動詞"dissolvere"(分解)+抽象名詞後綴"-ity"構成,其核心語義強調事物内在的穩固性和持久性。現代英語中多用于正式語境,與"permanence"(永久性)構成近義詞,但更強調對解除行為的絕對抗拒性。
indissolubility 是形容詞indissoluble 的名詞形式,其核心含義為“不可溶解性”或“不可分解性”,同時引申為“永久性”“穩定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詞源與詞性
用法領域
反義詞與近義詞
注意事項
部分非權威來源(如)可能将“indissolubility”誤譯為“不穩定性”,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實際使用中,該詞更傾向表達“堅固”或“持久”的正面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