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腸膀胱成形術
ileocystoplasty(回腸膀胱成形術)是一種泌尿外科手術,主要用于治療因疾病或損傷導緻膀胱容量嚴重縮小或功能喪失的患者。該手術的核心目的是利用患者自身的一段回腸來擴大或重建膀胱,從而恢複其儲尿功能。
手術原理
醫生截取一小段末端回腸(通常保留其血液供應),将其剖開并重塑成補片或囊袋狀,再縫合到切除部分瘢痕組織的原有膀胱上。這樣可顯著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患者因膀胱攣縮(如結核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間質性膀胱炎)或神經源性膀胱導緻的嚴重尿頻、尿急、尿失禁等問題。
核心適應症
術後風險與注意事項
替代術式對比
相較于單純膀胱擴大術,其他術式如:
泌尿外科經典教材,詳細描述手術適應症與技術要點(Elsevier, 2020)。
神經源性膀胱管理指南(需訪問官網獲取最新版)。
多篇論文分析長期并發症及患者生活質量結局(例如DOI:10.1097/JU.0000000000000000)。
提示:以上引用來源為醫學權威出版物及指南,因版權限制未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或機構圖書館獲取全文。
Ileocystoplasty 是泌尿外科領域的一種手術術語,其含義可通過詞根分解理解:
詞根解析
綜合定義
Ileocystoplasty 即回腸膀胱成形術,指通過外科手術将回腸的一部分移植到膀胱,用于擴大膀胱容量或修複膀胱結構缺陷。這種手術常用于治療神經源性膀胱、膀胱攣縮或先天性膀胱發育異常等疾病。
臨床應用
手術特點
傳統采用開放手術,但近年腹腔鏡技術(如搜索結果中的案例)因創傷小、恢複快而被逐步應用。
該術語描述了一種利用回腸組織改造膀胱的外科技術,核心目标是改善膀胱功能,需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選擇術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