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enˈsɔːriəs/ 美:/'senˈsɔːriəs/
愛挑剔的
GRE,SAT
adj. 挑剔的;受批判的(名詞censoriousness,副詞censoriously)
Despite strong principles he was never censorious.
他原則性很強 但從不愛挑剔
Despite strong principles he was never censorious.
他原則性很強,但從不愛挑剔。
But the world is so censorious no character escapes.
但世人就是這麼愛搬弄是非,無人幸免。
People have nothing censorious to say about his parents and brothers.
他以德感化父母兄弟,使人們沒有說其家人不是的。
This is because a censorious tongue may prove worse than any fault condemned in others.
因為批評性的舌頭可能比在别人身上找到的錯誤更加糟糕。
But red Toryism may be too morally censorious, and too hostile to big business, to fit the bill.
但是紅色保守主義也是行不通的,因為它對國家大財團太敵對,在道德上又對其太吹毛求疵。
adj.|particular/picky;挑剔的;受批判的(名詞censoriousness,副詞censoriously)
“censorious”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傾向于嚴厲批評或譴責他人的态度或行為,通常帶有過分挑剔或不寬容的意味。該詞源于拉丁語“censorius”(與監察官職責相關),在英語中自16世紀開始使用。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方面:
批判性與道德标準
該詞常用于指代以高标準嚴苛評價他人言行的情況,例如:“她以censorious的目光審視同事的工作報告,連細微錯誤也不放過。”這種态度可能源于對道德規範或社會準則的過度堅持,相關研究可參考《牛津英語詞典》對曆史用法的分析(鍊接:https://www.oed.com)。
語言學特征與使用場景
在語義學範疇中,“censorious”與“critical”存在程度差異——前者隱含武斷或不公正的貶義色彩。根據劍橋詞典的語料庫研究(鍊接:https://dictionary.cambridge.org),該詞常見于文學批評、社會評論等領域,例如描述文學審查者或道德衛道士的行為。
同義詞包括“hypercritical”“fault-finding”,反義詞則為“tolerant”“charitable”。當代語用學研究發現,該詞在媒體語境中的使用頻率與公衆輿論寬容度呈負相關趨勢。
censorious 是一個形容詞,表示“吹毛求疵的、苛評的”,通常用于描述對他人行為或缺點過度批評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擴展,可參考權威詞典(如、5、6)。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