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帝國
The British Empire flourished in the 19th century.
英帝國在19世紀曾昌盛一時。
We now look like the British Empire near its end.
我們現在就像是走向末日的大英帝國。
The British empire flourished in the19th century.
大英帝國在19世紀很興盛。
The entire island became part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1815.
整個島嶼在1815年成為大英帝國的一部分。
The British Empire once covered large parts of the world.
大英帝國曾經占有過世界上的大片地方。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曆史上以英國為核心的全球性殖民帝國,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定義與組成
大英帝國由英國本土、自治領、殖民地、托管地等組成,被公認為世界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其正式名稱“不列颠帝國”源于1878年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皇,标志着帝國法統的确立。
領土與鼎盛時期
曆史發展
文化影響
帝國推動了英語、法律體系、教育模式的全球化傳播,并在科技、貿易等領域留下深遠遺産。
相關術語
“British”指與英國相關的人或事物,而“Empire”強調帝國的統治結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殖民地或曆史事件,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百科條目。
"British Empire"是一個由兩個單詞組成的名詞,用于指英國在其曆史上擁有的世界範圍内的殖民帝國。
"British Empire"一詞通常用于描述英國在其曆史上擁有的世界範圍内的領土、殖民地和海外領土。該詞也可以用來描述英國曾經擁有的全球勢力,以及英國在其最大擴張時期的統治地位。
"British Empire"一詞描述了英國在其曆史上擴張和統治的國家和地區。大英帝國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6世紀,當時英國開始在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建立殖民地。在19世紀,英國開始在非洲、亞洲和大洋洲建立殖民地,使其領土範圍擴大到了全球範圍。英國對其殖民地實行了嚴格的政治和經濟控制,使得大英帝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在20世紀,隨着殖民主義運動的興起和二戰的結束,英國逐漸失去了其全球勢力。
"British Empire"的近義詞包括:
"British Empire"的反義詞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