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貝德石;鋁膨潤石
“Beidellite”是一種層狀矽酸鹽礦物,屬于蒙脫石族(smectite group)。以下是對該詞的科學解釋:
礦物學分類
貝得石是2:1型膨脹性黏土礦物,由兩個矽氧四面體層夾着一個鋁氧八面體層構成,層間通過可交換陽離子(如Na⁺、Ca²⁺)結合。
化學組成
其化學通式為:
$$(Na,Ca)_{0.3}Al_2(Si,Al)4O{10}(OH)_2·nH_2O$$
其中鋁部分取代四面體層中的矽,鈉或鈣占據層間位置。
發現與命名
最早發現于俄羅斯貝加爾湖地區,名稱源自該地名(Beidellite → Baikal + -lite)。
應用領域
與其他蒙脫石的區别
與蒙脫石(montmorillonite)的主要差異在于:貝得石的層電荷主要來源于四面體取代(Al³⁺替代Si⁴⁺),而蒙脫石以八面體取代為主(如Mg²⁺替代Al³⁺)。
該礦物在X射線衍射下會顯示約15 Å的基底間距(吸水後膨脹),顔色通常為白色至淺灰色,呈緻密塊狀或土狀集合體。由于具體物化性質可能隨産地變化,建議通過專業礦物數據庫(如RRUFF或Mindat)獲取詳細參數。
Beidellite是一種黏土礦物,屬于蒙脫石簇。其化學式為(Na,Ca).33Al2(Si,Al)4O10(OH)2·n(H2O),常見于火山灰和熱泉沉積物中。以下是該詞的詳細解釋:
Beidellite通常用于描述一種黏土礦物,其顔色通常為白色、灰色或棕色。它的結構和性質使其在建築、化工和環境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Beidellite是一種屬于蒙脫石簇的黏土礦物,其主要成分為鈉、鈣、鋁、矽和氧。它的晶體結構是層狀的,由鋁矽酸鹽層和氫氧化物層交替排列而成。其化學式為(Na,Ca).33Al2(Si,Al)4O10(OH)2·n(H2O)。
Beidellite的近義詞包括smectite、montmorillonite和hectorite等。
Beidellite的反義詞為nontronite。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