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抗塵,抗塵性,抗塵作用
adj. 抗塵性的
"antidusting"是由前綴"anti-"(抗、防)與名詞"dusting"(揚塵、積塵)組合而成的專業術語,指通過特定技術手段防止或減少灰塵在物體表面吸附和積聚的過程。該概念在材料科學、工業制造和電子産品領域有重要應用。
根據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International)發布的《材料表面處理标準指南》,防塵技術主要包含三種機理:① 通過疏水塗層降低表面靜電吸附力;② 采用納米級表面紋理減少灰塵接觸面積;③ 應用光催化材料實現自清潔功能。例如在太陽能電池闆制造中,防塵塗層可提升光電轉換效率達15%以上。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4644-1:2015)将防塵性能納入潔淨室分級标準,規定Class 5級潔淨室每立方米空氣中≥0.5μm的塵埃粒子不得超過3,520個。在醫療設備領域,防塵密封技術可有效降低手術感染風險,相關研究數據收錄于《醫療器械工程期刊》。
“Antidusting”是一個由前綴anti-(意為“抗、防”)和名詞dusting(指“灰塵、除塵”)組合而成的合成詞,通常理解為“防塵的”。其核心含義是“防止灰塵附着或積聚”的功能或特性,常用于描述材料、塗層、設備等對灰塵的抵抗能力。
構詞邏輯
應用場景
與相近詞的區别
若在正式文本中遇到該詞,建議通過具體語境确認其含義。若需描述“防塵”,更通用的表達是dust-resistant 或dustproof。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