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抗尘,抗尘性,抗尘作用
adj. 抗尘性的
"antidusting"是由前缀"anti-"(抗、防)与名词"dusting"(扬尘、积尘)组合而成的专业术语,指通过特定技术手段防止或减少灰尘在物体表面吸附和积聚的过程。该概念在材料科学、工业制造和电子产品领域有重要应用。
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International)发布的《材料表面处理标准指南》,防尘技术主要包含三种机理:① 通过疏水涂层降低表面静电吸附力;② 采用纳米级表面纹理减少灰尘接触面积;③ 应用光催化材料实现自清洁功能。例如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中,防尘涂层可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达15%以上。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644-1:2015)将防尘性能纳入洁净室分级标准,规定Class 5级洁净室每立方米空气中≥0.5μm的尘埃粒子不得超过3,520个。在医疗设备领域,防尘密封技术可有效降低手术感染风险,相关研究数据收录于《医疗器械工程期刊》。
“Antidusting”是一个由前缀anti-(意为“抗、防”)和名词dusting(指“灰尘、除尘”)组合而成的合成词,通常理解为“防尘的”。其核心含义是“防止灰尘附着或积聚”的功能或特性,常用于描述材料、涂层、设备等对灰尘的抵抗能力。
构词逻辑
应用场景
与相近词的区别
若在正式文本中遇到该词,建议通过具体语境确认其含义。若需描述“防尘”,更通用的表达是dust-resistant 或dustproof。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