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竹的意思、桂竹的詳細解釋
桂竹的解釋
竹名。《山海經·中山經》:“又東南五十裡,曰 雲山 ,無草木。有桂竹,甚毒,傷人必死。” 晉 戴凱之 《竹譜》:“桂竹高四五丈,大者二尺,圍闊節大,葉狀如甘竹而皮赤, 南康 以南所饒也。”
詞語分解
- 桂的解釋 桂 ì 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别稱:桂劇。桂系軍閥。 〔桂花〕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葉橢圓形,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氣,供觀賞,亦可做香料,通稱“木犀”;簡稱“桂”,如“金桂”,“桂子飄香”、“桂輪
- 竹的解釋 竹 ú 常綠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筍,莖有很多節,中間是空的,質地堅硬,種類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築材料:竹子。竹葉。竹筍。竹編(用竹篾編制的工藝品)。竹刻。 指竹制管樂器:金石絲竹。 中國古代樂器八音
網絡擴展解釋
桂竹是一種禾本科剛竹屬植物,具有以下特點:
一、植物學特征
- 形态:稈高可達12-20米,直徑4-16厘米,節間長12-40厘米,幼稈呈粉綠色,成熟後轉為深綠或棕綠色。地下莖為單軸散生型,竹稈表皮堅硬,抗彎強度大,適合制作竹編器具。
- 葉片:葉披針形,葉鞘無毛,每小枝初生5-6葉,後保留2-3葉。
二、分布與生長
主産于中國黃河以南地區,台灣中北部海拔100-1500米區域也有分布,部分文獻稱其為台灣特有種。適應性強,常見于山地或丘陵地帶。
三、用途與經濟價值
- 竹材:稈質堅硬緻密,可用于建築、農具(如扁擔、旗杆)、竹器編織(米籃、魚簍等)。
- 食用與綠化:筍可食用,同時是優良的綠化樹種。
四、其他記載
《山海經》等古籍提到桂竹“甚毒,傷人必死”,但現代文獻未明确提及毒性,可能為古代特定描述或誤解。
五、文化延伸
成語“桂竹”象征才華與品德兼備之人,但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文學比喻。
若需進一步了解學名差異(如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與 P. reticulata 的分類争議),可參考植物學專業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