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圭与瓦釜。比喻高低、贵贱。《梁书·武帝纪中》:“冠履倒错,珪甑莫辨。”
“珪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语或出处,可参考《梁书》原文或权威词典。
《珪甑》是指古代的官方或家庭用以盛放珍贵物品或酒食的容器,也可用来指豪华宅邸。
《珪甑》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玉(yù)和田(tián)。总共有15个笔画。
《珪甑》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齐风·扬之水》:“我伐其木,以为舟楫。置幽室中,冬日之阳。陈蔡之筵,以酌昏緌。《剪之罘》,索言其志。百尔所思,莫如秋毫。”其中提到了“陈蔡之筵”,即指宴会上摆放的豪华餐器,也就是珪甑。
《珪甑》的繁体字为「瓰碪」。
《珪甑》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不同。古汉字中的《珪》形状是一个玉石形状的部首,下面一个“示”字,表示象征着宝石之类的贵重物品。而《甑》的古汉字写法则为一个上面为“口”的器皿,下面是“田”字,表示可以盛放粮食等物品。
1. 家中的厨房里摆放着一套精美的珪甑,显得格外豪华。
2.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许多古代的珪甑,令人叹为观止。
珪璧、珪瓚、宝珪、丹珪、金珪、古珪
玉瓮、玉璋、玉盘、玉杯、玉盏
凡瓦、木器、陶器、竹器、石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