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郭汾阳的意思、郭汾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郭汾阳的解释

指 唐 名将 郭子仪 。 安史 之乱平息以后, 郭子仪 功封 汾阳王 ,故称。 明 李梦阳 《秋望》诗:“闻道 朔方 多勇略,只今谁是 郭汾阳 。” 清 赵翼 《壬申元日》诗:“笑引古人相比较,居然已胜 郭汾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郭汾阳并非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普通词汇,而是指代中国唐代著名历史人物郭子仪的爵位封号。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释义与溯源

“郭汾阳”指唐代中兴名将郭子仪(697年-781年),因其功勋卓著被唐肃宗封为汾阳郡王,故后世以封地“汾阳”代称其人,尊称为“郭汾阳”或“汾阳王”。此称谓属历史专名,常见于史书、文学作品及人物评价中。

二、人物身份与地位

  1. 军事统帅: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挽唐室于危亡,官至中书令,封代国公。
  2. 爵位象征: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因功进封汾阳郡王,食邑汾阳(今山西汾阳),成为唐代异姓功臣的巅峰荣誉。
  3. 政治影响:历仕四朝(玄宗至德宗),以忠勇谦退著称,晚年获赐“尚父”尊号,卒谥“忠武”。

三、词典与文献中的处理

权威汉语词典(如《辞源》《汉语大词典》)均收录“郭汾阳”词条,释义聚焦其历史身份。例如:

郭汾阳:即郭子仪。唐华州郑人。平安史之乱有功,封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纸质版)或权威在线平台如汉典(zdic.net) 。

四、文化意义与引用

其名常见于诗文典故,如苏轼《安州老人食蜜歌》:“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郭汾阳未老,谁将富贵等浮云。”以郭子仪功成身退喻淡泊名利。

古籍原文参考:《旧唐书·郭子仪传》载:“以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进封汾阳郡王。”


参考资料

: 汉典(zdic.net),“郭汾阳”词条释义(基于权威词典整合)。

: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中华书局点校本。可查阅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 或国学导航(guoxu123.com) 。

: 国学导航《旧唐书》在线版:

https://www.guoxu123.com/24shi/oldtangshu/

(注:链接为公益性古籍平台,内容经学术校勘,可供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郭汾阳”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历史人物指代(主要含义) 读音为guō fén yáng,专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因他在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于762年被封为汾阳郡王,故后世以封号“汾阳”代称其名。其历史贡献包括:

  1. 平定安史之乱,收复长安、洛阳;
  2. 联合回纥抵御吐蕃入侵,维护边疆稳定;
  3. 历经四朝(玄宗至德宗),官至太尉、中书令,获“尚父”尊称。

二、现代人物指代(次要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郭汾阳”也指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幼子(2015年出生)。因其成长环境特殊(如幼年接触相声名流、6岁获天津德云社象征性职务等),部分媒体报道中称其为“德云小霸王”。此用法多出现在娱乐新闻中,与历史含义无关联。


注意:若需引用该词,需根据上下文区分具体指向。历史人物相关解释参考等权威文献,现代人物信息来自等媒体报道。

别人正在浏览...

白菀败亡半壁厢抱瘵贝梵变奏并行不悖濒河冲卫喘呼呼吹弹鼓板大采德语底簿豆蔻哆豁枋臣饭糗茹草缝腋丰佐甘之若素搞垮寡貌贵彩浩衍简阔践跚斠士即拜疾厄节堂急泪酒力开朗朗耀老书乐欢闾肆蹑影藏形鹏蝨片许撇撒潜服窃衣取温穷竭穷悟啓请逑取戎路溽露赏狎恕实天气图王官王在掌上威赫赫文章钜公五放家谢道韫锌版